李公明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木芙蓉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孤芳自赏、傲视权贵的情怀。 其一: “孤芳照寒水,婉娩自幽闲。”此联是写木芙蓉之“孤芳”,其“孤芳”即指其“高洁”之品格。“孤芳”与“寒水”相对,突出了木芙蓉之“高洁”。而“婉娩”则是形容其姿态。此句以景衬人,以花喻人,将木芙蓉之“孤芳”“高洁”“婉娩”之姿描绘得生动传神。 其二: “万木碧无色,一花红独殷。”此句中“碧”与“红”相对
诗句释义 漫作 - 随便写下,没有特别目的的写作。 烟冷风寒处 - 描述了环境的特点:寒意逼人,四周笼罩着淡淡的烟雾和寒风。 芙蓉三两枝 - 指的是荷花,用“芙蓉”来比喻荷花的美。这里指荷花在寒冷的季节里,只有几枝独立开放。 愁怀方换酒 - 形容作者因为忧愁而借酒浇愁。 秋意更催诗 - 秋天的氛围让人更加感伤,从而激发起作者的创作欲望。 不遇元白友 -
【注释】 过:路过,经过;修诚馆:指作者经过的一座亭台。败馆冷如许:形容亭台已破旧不堪。非:不,已经。风光不曾改:景色依然美丽。人事故相违:人事变迁,物是人非。寸碧雪山出,争喧风叶飞:山中白雪晶莹如玉,风吹动树叶发出沙沙声。伤心旧时月,长是送人归:看着旧时的月亮,总是让人想起远方的人。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经过一座破败的亭台所引发的感慨。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和心情
大安人至 冻雨杂零雪,柴门不敢开。 持来一片纸,说自大安来。 译文: 大安的人来了 冻雨夹杂着零星的雪花,我不敢打开柴门。 他拿着一张纸,说是从大安来的。 元帅刚刚回到沔州(今陕西略阳),边关又来信报告说阶州(今甘肃武都)有战事发生。 我忍受着寒冷,再三询问你的兄弟什么时候能回来。 注释: 大安:指北宋时期在今四川境内设置的大安府。 冻雨:即雨夹雪,是冬春季节常见的一种气象现象。 杂:交错。
注释:芙蓉,荷花。 译文:野花可以白也可以红,也是在天工长育中。 赏析:诗人以野花自喻,表达了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一种不满和失望
【注释】测测:形容日落时天色暗淡的样子。漫作:随意写就。测测,日落的景象;去来:指时间流逝。无尽:没有边际。百年:一百年。半在:一半的时间。何为,做什么。草屋:简陋的房屋。寒木:冷寂的树木。疏梅:稀疏的梅花。横:横着,斜靠着。直能:只要。捐世虑,摆脱世俗的忧虑。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目送落日西沉的情景。“漫作”二字点明了全诗的基调。诗人面对落日西沉,不禁感慨万千
关关新鸟逐声啼,群鹭冲寒帖水飞。 最恨山云去如织,不教春色着征衣。
虚窗桂子打风声,夜酌沉沉夜气清。 三十年间不须说,可堪相照发星星。
行役苦行役,凄凉应奈何。 自从多事后,应恨一身多。 草店张灯宿,石桥乘月过。 曳裾悲我计,回首一烟蓑。
明星落深水,晚电起孤云。 去去风前棹,迢迢竹外村。 山回依草驿,岸落出芦根。 亲月照人冷,今宵清梦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