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明
石光火中寄此身,谁论北富与南贫。 眼前正爱溪梅瘦,冰雪亭亭笑伴人。 注释: 偶作:即作诗之意。 石光:石头的光泽。 火中寄此身:比喻自己像在烈火中一样,燃烧自己的生命。 北富:北方富有。 南贫:南方贫穷。 眼前:现在。 溪梅:山间溪边的梅花。 瘦:形容梅花枝干瘦弱。 冰雪亭亭:像雪和冰一样挺立不屈的样子。 笑伴人:像朋友一样陪伴着人们。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偶作中写下的
【注释】: 江风淡淡放初晴——淡淡的江风,天气已经转晴。 灯火明时月色明——明亮的灯火与明月交相辉映。 谁信姮娥要行乐,随他女伴绕街行——不相信嫦娥在天上也要玩乐,她和她的仙女们一起在月光照耀下在街上走啊走。 【赏析】: 本词以“灯夕”为题,写的是元宵夜晚的景色和活动。开头两句写景,“淡”、“晴”二字用得好,写出了初春夜晚的天气,给人以新鲜之感。接着三句写热闹场面,突出了节日气氛
题曹坑铺 明星落深水,晚电起孤云。 去去风前棹,迢迢竹外村。 山回依草驿,岸落出芦根。 亲月照人冷,今宵清梦魂。 注释: 1. 明星:星星。 2. 晚电:傍晚时分的闪电。 3. 去去:指行船时摇桨的动作。 4. 迢迢:形容距离遥远的样子。 5. 岸:岸边。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行船景色和心情的诗歌。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将夜晚行船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 第一句“明星落深水
诗句 1. 行役苦行役:形容旅途中的劳累和辛苦。 2. 凄凉应奈何:表达了旅途中孤独和凄凉的感受,感到无法摆脱。 3. 自从多事后:指自从参与了某些事务或活动后。 4. 应恨一身多:可能表示由于参与这些事务或活动而感到自己责任重大,因此心生怨恨。 5. 草店张灯宿:形容在野外的小店中过夜。 6. 石桥乘月过:在石头桥上度过夜晚,可能是为了寻找安全或是为了观察月亮。 7. 曳裾悲我计
【注释】 1. 偶作:即“偶然之作”。 2. 天涯地角:形容极其遥远。 3. 蛮风瘴雨:南方湿热之地的风和雨。 4. 江头:江边。 5. 凄然:凄凉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景色和诗人情感的诗。首句“天涯地角古来传”,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深厚感情,认为它自古至今都是传颂的主题。次句“今在天涯地角边”,表明诗人现在身处江南,感受到了这里的美景。第三四句则是诗人在日复一日的江头
【注释】: 才:刚刚;了又:刚过去,又过来;群木:指众多的树木;叶叶空:树叶凋落殆尽;吹尽:吹散;依然新白抱新红:白色的梅花依然傲立在枝头,红色的梅花紧紧抱在一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早梅的诗。“东风才了又西风”,“了”字下得巧妙,既写出了风的频繁变换,也表现出诗人对风中之花命运的关注和同情。群木山中叶叶空,写早梅生长之地,一片荒凉,没有其他植物。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遇故人 虚窗桂子打风声,夜酌沉沉夜气清。 三十年间不须说,可堪相照发星星。 注释:在虚掩的窗户下桂花飘香,打风的声音很轻。深夜饮酒,酒气很浓,空气也清新。在这三十年里,不必再说了,但相见时仍像当年那样明亮。 译文:在虚掩的窗户下,桂花飘香,打风的声音轻轻传来。深夜饮宴,酒气浓郁,空气清新。在这三十年里,不必再说了,相见依旧明亮如昔。 赏析:诗中描绘了作者与友人重逢的场景
晓行青村 关关新鸟逐声啼,群鹭冲寒帖水飞。 最恨山云去如织,不教春色着征衣。 译文注释: 关关:象声词,形容鸟儿鸣叫声。 帖水飞:贴近水面飞行。 最恨:很遗憾。 山云:指阴云密布的山间云雾。 不教:不让。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诗。首句写鸟儿的叫声,次句写群鹭飞起,三句写山云密布,四句写不让春色穿在身上。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有韵味,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诗句解读: 1. 要识中庸义,中庸乃是庸。 - “要识”意味着需要理解或识别。 - “中”和“庸”(平凡、普通)在此句中可能指代中庸之道的普遍性和平庸性。 - 这两句表达了对“中庸”概念的理解,将其视为普遍且无特殊之处的道理。 2. 不须求胜解,只此是奇功。 - “胜解”通常指的是胜利的答案或解释。 - 这里强调无需追求胜利的解释,因为中庸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成就。 -
晓烟 清晨走出倚溪亭,四面溪烟缭绕生。 黄昏时山绿浅淡,浓雾中太阳红艳轻。 树木丛生枝繁茂,依依不舍人未行。 玄晖信道真超脱,澄练清雅有佳名。 译文: 清晨我走出了倚溪亭,四周的溪边烟雾缭绕。 黄昏时分,山的颜色变得柔和淡雅,而浓雾中的太阳又显得格外鲜艳。 树木丛生枝繁茂密,依依不舍地离开,而我却还未曾离去。 玄晖信道真是超脱尘世,他的澄澈明净和洗练风格有如其名。 注释: - 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