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溍
湖阔云如积,天空雨正豪。 注释:湖面辽阔,云层密布如同堆积的物体;天空下的雨势猛烈而豪壮。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雨景的诗。首句"湖阔"、"云如积",写出了湖面辽阔和云层密布的景象,给人一种浩渺无垠的感觉。次句"天空雨正豪",突出了雨势之大之猛烈,给人一种豪迈的感觉。这两句通过对比,把湖面宽阔、云层厚重和雨势猛烈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风飙兼昼夜,井邑带波涛。 注释:风力强劲,能吹动天地万物
译文: 春天,我独自在郊野上行走,心中充满了杂念和忧虑。 花枝随风摇摆,春意浓厚,让我心旷神怡。 登上高处,极目远眺,一切烦恼都消失了。 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风急,江面上波光粼粼,让人心神不宁; 春色浓重,田野一片朦胧。 曾经游览过的旧地,如今已是人去楼空,让人感慨万分。 看着眼前的景物,只能感叹岁月如梦,人事如幻
【注释】 八咏楼 二首其一: 莽莽长川去,行行薄暮时。 山光连睥睨,寒色入旌旗。 夕鸟归飞急,风帆逆上迟。 世情关物理,俯仰寄长思。 其二: 溪南即事 莽莽长川去,行行薄暮时。 山光连睥睨,寒色入旌旗。 夕鸟归飞急,风帆逆上迟。 世情关物理,俯仰寄长思。 赏析: “莽莽长川去”,是说长江浩渺无边,源远流长。“行行薄暮时”,写诗人行至傍晚,正赶着渡口的船回家去。这两句写出了诗人行程之远、时间之晚
【注释】稚子:指小孩子。怜:爱怜、怜悯。泥行去不难:意谓在泥泞的路上行走,也毫不困难。凭阑:倚着栏杆眺望。自笑:自我嘲笑。三辰:即三光,指日月星辰。江湖:指江湖水道。五月:指夏天。遮日手:用来遮挡烈日的手。 【赏析】此诗写一个年幼的孩子在雨中淋成落汤鸡,仍不肯回家的顽皮样子,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平实无华,但句式参差变化,有起有伏,极富韵律之美
注释: 山中怀友 其一:大府:指朝廷。趋:追随。群彦:众多的文臣。修才:有才能。复:再次,又一次。壮龄:年轻。波澜:比喻世事的纷争。开:开启、展开。白昼:白天。羽翼:代指翅膀,喻指仕途的得意。动:震动、搅扰。青冥:天空。弱质:形容人体质虚弱。悲:悲哀。殊调:不同的音调和风格。明时:指贤明的时代或君主。独醒:独自清醒,特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未妨:不妨。茅屋底:茅屋之中,意即隐居之处。寂寞抱遗经
【注释】: 八咏楼遇方子践 风雨三年别,登临一笑同。 绿莎垂古井,碧瓦映疏桐。 世故违高枕,吾生剧转蓬。 相逢感畴昔,出处愧匆匆。 译文及赏析: 八咏楼遇方子践(宋·苏轼) 风雨三年别,登临一笑同。 绿莎垂古井,碧瓦映疏桐。 世故违高枕,吾生剧转蓬。 相逢感畴昔,出处愧匆匆。 译文: 三年的风雨分别,重逢时却能开怀大笑。 绿色的草丛覆盖着古老的井口,碧绿的屋瓦映照着疏落的梧桐树。
【注释】 刘声之,字子高,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代诗人、散文家,有《刘子高文集》。 炉亭:在今四川成都东郊,相传为诸葛亮南征时所设望星台。 昭旦:清晨。 尊经术:重视经学。 先生:对年长的学者的尊称。 清言:高洁的言论。这里指清白高洁的谈吐。 少微:即“轩辕”,黄帝的名号,古人常用以指代帝王。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刘声之的一次夜话。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刘声之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首联点明时间
【解析】 “八咏楼”:在杭州西湖孤山,相传晋代文学家孙绰曾游历此地,登楼赋诗,作《八咏》诗。“其五”:指《八咏楼》中的第五首诗。这首诗是一首怀人诗。前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后两句以自己为官清正,而友人却沉沦下僚感到惭愧,并表示自己不敢与友人相提并论。 【答案】 离别惊如雨,蹉跎愧后尘(意谓别离之悲令人心惊胆战,时光荏苒让人追悔莫及) 只今才有数
【注释】 风雨仍摇落: 仍然有风雨。 江山且滞留: 山河依旧,我却被留滞。 懒从生事拙: 懒得参与世俗事务,显得拙劣。 闲惜壮心休: 闲暇之时便放弃壮志,不再追求。 弱蔓萦欹石: 柔弱的藤蔓缠绕着倾斜的石头。 空槎卧洑流: 空的木筏漂浮在湍急的河流中。 兴怀到微物: 因小事而引发感慨。 世故剧悠悠: 世事繁杂,让人疲惫。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景和抒发诗人感慨的诗。首句“风风雨雨仍摇落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首句"望远空山里",描绘了一幅空旷的山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次句"天寒夕梦孤",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之情。第三、四句"林昏行魍魉,江晚变蘼芜",描绘了山林中的景象以及江边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第五、六句"风雨怜同病,尘沙感壮图",通过自然现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局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