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溍
【注释】: 1. 舟中偶书:在船上偶然写的诗。 2. 我舟合江浒:我的小船靠近了江边。 3. 水清石额额:水清澈见底,石头上的苔藓斑斑可见。 4. 念此殊可嬉,如何有行役:想到这儿这么美,却要远行,真是令人难过啊! 5. 沙头白发翁:河岸边,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 6. 扪虱了晨夕:摸虱子直到天明,说明他生活贫困。 7. 茅茨八九椽:茅草屋顶,大约有八九根椽木支撑着。 8. 终岁阅过客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端居有多感,求志无馀营。 - 解释:我长时间地居住在家中,感到有很多的感慨。我追求自己的志向,但并不贪图名利。 - 译文:由于长期居住在家中,我感到有许多感慨。我追求自己的志向,但不贪图名利。 2. 夙违金门路,缅爱丹丘名。 - 解释:我一直向往着离开京城(金门),去追求那些高远的理想和名声。 - 译文:我一直渴望远离京城的道路,去追求那些高远的理想和名声。 3.
寄方子践子发 穷居怅无遂,徂岁聿载阴。 飞翘陨芳华,候虫厉哀音。 急飔扇丛薄,泫露栖乔林。 抚景慨往古,端操思继今。 折兰间幽佩,解缨濯清浔。 石林窅葱茜,佳柏郁萧森。 遗世岂予敢,匡时非我任。 览已谢高轨,即事念所钦。 缠绵阻道里,缅邈眺冈岑。 委怀伫芳讯,贻好在规箴。 注释: - 寄方子践子发:寄给方子践的书信。 - 穷居怅无遂:居住在偏远的地方感到无所成。 - 徂岁聿载阴
【注释】 淟涊婴近务:指家务琐事。淟涊婴,水名,即今之东阿河,发源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 超遥爱佳辰:超远而喜爱这美好的时光。 兴言望东菑:兴致勃勃地眺望东边的田地。兴言,高兴说话;望,看。 良苗蔼津津:茂盛的麦苗郁郁葱葱,充满生机。 鄙人昧时趋:我愚昧不知时事。昧,无知、愚昧。 旷途夙所遵:长时间走在路上。 幸远簪组累:庆幸自己远离了官宦之累。“簪”是古代的一种首饰,“组”是丝织品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古意》。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相应的译文: 1. 荆人初得玉: - 关键词:荆人、玉 - 注释:诗中提到的“荆人”指的是古代楚国的某个人物,他们最初得到了一块珍贵的玉石。 - 赏析:这句可能是描述了一个历史事件,通过“荆人”这个角色引出了后续的故事。 2. 跅足辞岩阿: - 关键词:跅足、辞岩阿 - 注释:这里的“跅足”可能是指某人因为某些原因(比如谦虚
《夜兴三首其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此诗作于公元76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作者时年43岁。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举头见残月,叶脱知深秋。 - “举头”意味着抬头看。 - “残月”指月亮即将落下。 - “叶脱”指的是树叶开始脱落。 - “知深秋”表示知道秋天已经到来。 2. 今我曷不乐,岁月如惊鸥。 - “曷不乐”表示为什么不快乐。 -
【注释】 栗里:古地名,在今山东沂南县北。慕:仰慕。颇复:也,还是。志耕:立志耕种。翰墨场:指书房、文坛。偃蹇:形容人高傲自大的样子。 【译文】 我过去仰慕过一位名叫栗里的农夫,他也是立志要从事农耕的。 我偶尔也进到书房、文坛中去学习写作文章。 我自以为能文,可是却无人赏识,独自成家。 而那些忙于种地的人,一年到头辛勤劳作,却常常被风吹雨打。 我常想,那蓑衣荷笠的渔夫和樵夫们,终年辛劳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第一首:今日曷不乐——今天为什么不高兴?“曷”即何、为何;“乐”指快乐。“孤倡无与酬”,没有知音者能与之相唱和。“其人已千秋”,此人已千年长存了。“山雨政可听”,山间细雨也值得倾听。“拨书置床头”——把书卷放在床头边。 第二首:兀坐把书卷,展玩不自休。“兀坐”指独自坐着。“把书卷”指拿着书。“展玩”指翻阅欣赏
【注释】 寒星:指星星。疏林:稀疏的树林。翳:遮蔽。余暝:残余的黄昏。鸡声:公鸡打鸣之声,古人常在天将明时打鸣报晓。行客:外出的旅人。婆娑:形容枝叶随风轻轻摇曳的样子(也形容女子舞姿优美)。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夜出郊游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寒星挂疏林”,描绘了一幅清秋月夜图;第二句“夜色翳馀暝”,则写出了月下的幽静。第三、四句“鸡声驱行客,出门路方永”
【注释】 1. 煌煌明月珠:比喻皎洁的月亮。煌煌,光明的样子。 2. 未害居浊水:不妨碍在混浊的水中居住。 3. 君看黄河黄:黄河的水是黄色的。 4. 岂解污清济:岂能污染清澈的济水呢? 5. 吾方遗吾形:我将要抛弃我的形体。 6. 宠辱齐一指:富贵、贫贱都是一样。 7. 悬知破琴戴:猜测着弹琴唱歌的人会戴着帽子。 8. 未若掺挝祢:不如弹击乐器。祢,指古代的乐官。《论语·先进》:“师挚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