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溍
叶审言、张子长同游北山智者寺,既归复与子长至赤松,由小桃源登炼子山谒二皇君祠。回宿宝积观,赋绝句十首。 天风吹我度峥嵘,春著千峦蓊蓊青。 紫陌红尘宁有此,十年空负北山灵。 注释: 天风:指春风。峥嵘:高峻的样子。 春著:春意盎然。 紫陌:古代帝王所走的道路,这里代指皇家道路。 红尘:指京城的尘土。 宁有此:怎么会有这种景象呢? 空负:白白辜负。 赏析: 这是一首游历北山智者寺并游览炼子山之后
芙蓉峰下南朝寺,水秀山明两绝奇。 更向水穷山尽处,一庵高贮碧云师。 注释:南朝时期建造的芙蓉峰下的寺庙,水清山美,风景绝佳。继续向前走,到达水和山都尽头的地方,一座小庵高耸入云,里面供奉着碧云大师。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游览完智者寺之后,再次与子长一同前往赤松由小桃源登炼子山谒二皇君祠回宿宝积观,并创作了十首绝句。第一首诗描绘了江南的美景,展现了水秀山明、景色宜人的南国风光
注释:我偶然间看到飞花随风逐水而去,却不知道我已经走过了乱云的东面。 回头时才意识到峰峦已经分隔开来,只有那青天是面面相连的。 赏析:这首诗以“飞花”、“乱云”等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中变幻莫测、瞬息万变的感受和体验。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慨人生的无常,体会到了“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无奈之情
诗名:次韵答胡古愚博士 黄溍(元代) 麻衣草坐老仙翁,曾及清时侈际逢。 行殿晓趋开豹尾,禁林秋宴出驼峰。 休官尚想英游并,爱客何嫌异味重。 况乃东阳山水窟,主张风月有诗宗。 注释与解析: 1. 麻衣草坐老仙翁:形容诗人自己如同一位仙人,身着麻衣,坐在草上,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2. 曾及清时侈际逢:意指在政治清明的时代,诗人有机会施展才华。这里的“侈”是奢侈的意思
【注解】 李师曾:字仲善,成都人。春官:指进士及第后任的官职。计偕:指科举考试录取者同行。胪句:在殿试时,应试者由主考官宣读考语。紫陌红尘:形容京城繁华热闹之景象。看花得意:意思是看到花开茂盛时,心情十分舒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同科进士李师曾蒋仲善的一首送别诗。全诗以“忆昔与君为同科”开头,点明了写作背景;中间四句写诗人与同科进士的友情;结尾两句寄予了美好的祝愿。 第一句
这首诗的译文是: 画中人是白云深处,舟行在清溪曲旁。 听不到船桨声,但看到山水绿意盎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卷,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诗的开篇“人在白云处,舟在清溪曲”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色。这里的“白云”和“清溪”都是常见的自然元素,它们常常出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象征着高远、清新和宁静。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
这首诗由黄溍所作,其内容丰富且具有深厚的意义。以下是对这首《府判谢公挽章》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1. 诗的原文: 换得朝衣不称身,勇辞新爵号遗民。 炼成偃月炉中药,阅遍铜驼陌上人。 鲁国灵光俄委地,谢家玉树正伤春。 忽闻旧唱贞元曲,衰涕能无洒石麟。 2. 词句释义与翻译: - “换得朝衣不称身,勇辞新爵号遗民”:意为我换上了不合身的新官服,勇敢地辞去了新封的爵位,成为遗民。 -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则应重点分析诗人在艺术表现手法、炼字、修辞等方面运用的技巧及其效果。 此诗首联两句写夜坐时所见的景致。第一句“凉风动千里”,点出时间是在秋夜,而地点却很广远;第二句“孤坐思沧洲”,点明诗人独处一室,思绪万千。颔联“白露洗明月”是说皎洁的月光被露水打湿了,而“青天此夜秋”则是说秋夜的月亮显得格外明亮
第一句注释:猗兰(yī lán),《诗经》中《周南·卷耳》篇名,后借指幽居独处者。操,操持,把持。 译文:你那幽居独处的操行,如同翠绿的竹子一样,君子般的德性。 第二句注释:夭夭(yāo)彼棘心,《诗经》中《鄘风·柏舟》篇名,后以“夭天”比喻柔弱而不幸的女子。棘心,本指女子柔顺的心,此处代指女子。 译文:那些柔弱的女子啊,为何久久地停留在我的身边。 赏析:《题赵公画兰竹》是一首题画诗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自为从史直銮坡,几见乡山烂斧柯。 - 译文: 我自认为能胜任从史的职责,一直站在銮坡,几次看到乡间的山被砍伐,就像砍掉的斧头一样。 - 注释: 从史:指随侍皇帝左右,记录朝廷事务的官职;銮坡:指宫廷中的高位,此处比喻权力中心;烂斧柯:砍伐的斧头,喻指山林被破坏。 2. 能事正宜参笔削,借才聊复试弦歌。 - 译文: 如果能够胜任职责,我正好可以参与书写和修订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