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玘
诗句原文: 得丧有万理,古今犹一区。 鹤凫元自足,蛮触竟同枯。 注释: - 得丧有万理,古今犹一区:指世间的得失和荣辱就像天地间万物一样,都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没有永恒不变的道理。 - 鹤凫元自足,蛮触竟同枯:比喻自然界中的鹤和凫鸟都能够满足自己的食物需求,而人类和其他生物在欲望面前却显得无力和孤独。 赏析: 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命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注】庙令:阎汉臣的官职。 香火(fèi):烧香祭祀时的烟火。月十千:指用金钱购买的香。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翻然矫首奉恩除,却似当年擢第初。 - “翻然”形容人突然改变态度或行为。 - “矫首”指抬头,表示重新面对或接受某种任务或责任。 - “奉恩除”即接受朝廷的恩宠和任命。 - “擢第初”意为刚刚被提拔,初次获得官职。 - “当年擢第初”指的是过去的自己,在年轻时首次获得官职的情景。 - 译文:突然间改变态度,承担起朝廷赋予的责任,就像当初第一次获得官职一样。 2.
注释:我踏着云端,飞越云层,却只见不到几尺的天。人世间的喧嚣繁华,哪里还剩下?万里之外,只有一片荒凉的景象和烟雾。 赏析:诗人用“中顶”比喻自己的抱负,表示自己有高远的志向,想要像仙人一样,穿越层层云霄,直上九重天庭。但他却感到云层太厚重,无法看到几尺的天,这表现了他对仕途的失望和无奈。接着诗人又以“人寰莽何在”表达了对人世喧嚣繁华的厌倦,表示他渴望回归自然,过一种宁静的生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送次膺赴诏二首》之一。以下是对各句的逐词释义及赏析: 辞章泛滥昔称雄,飘泊文园偶未逢。 - “辞章”指的是文学创作或文章,“泛滥”表示泛滥成灾,“昔称雄”意味着过去非常著名或出色。这句诗的意思是他的文学作品曾经非常出色,广受欢迎。 - “飘泊”指的是四处漂泊、无定所的状态,“文园”可能是他曾经居住的园林或地方的名字。“偶未逢”表示偶然没有遇到。 旧典铙歌归制作
【注释】次膺赴诏:指王次膺应诏入京。诏,皇帝的命令。青云初上万人看,青云指朝廷,万人指朝中官员。 摧颓:毁坏。铩羽翰:比喻才能被埋没。 黄阁:指宰相府。飞梦绕长安:梦中回到京都长安。 丹凤:传说中的祥瑞之鸟。天上:喻指朝廷。 寂寞双松倚岁寒:用松柏经冬不凋比作自己的节操。 自笑白头冠尚在,十年尘土不堪弹:自己笑自己的头发已白,但功名未就,仍为朝廷奔波劳累。 【赏析】
次膺哀辞三首 行止非人不自谋,飘然一叶信沉浮。 踌躇去步迷三径,奄忽平生闭一丘。 韶乐已闻更雅奏,瑶池尤喜近中秋。 无人解写升平事,惆怅骑鲸去不留。 【注释】 次膺:次第继承。膺,接受。哀辞:哀悼死者的词章。 非人不自谋:不是凡人就不能自己谋划。非人,指非凡之辈或非凡之人。 飘然一叶信沉浮:形容世事多变,如飘落的落叶随风飘荡,难以把握自己的归宿。 踌躇去步迷三径:形容在人生道路上犹豫徘徊
【注释】 晦: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这里指十月三十日。舍弟:兄弟中的弟弟。汉臣:作者的朋友张汉臣。 【译文】 十月三十日我到舍弟庭玉的住处,见他们正在下棋激战,过了一会又去,发现已经散了,棋盘还在,窗户也空寂无人。于是写下三首诗呈给张汉臣。 得失信偶尔,好谋徒自穷。 前功竟何在,百战漫争雄。 昧者甘守拙,高人成悟空。 不如来饮酒,听唱小桃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十月三十日游山时所作
子常生日无以为寿,偶得团茶一饼,因书拙诗一首藉之以献。 比年方贡竞珍藏,肤理丰腴紫璧光。 虬膂左回分绝格,蒻衣十袭护新香。 贵人恩泽才浮赐,俗骨尘埃不合尝。 愿作诗翁千岁寿,乘风聊复发清狂。 注释: 1. 子常:指陆游的朋友范成大的儿子范琰,字子常。 2. 方贡:刚刚进贡。 3. 肤理丰腴:皮肤肥厚而光滑。 4. 紫璧光:紫色的宝石光泽。 5. 虬膂(qiúlǚ)左回分绝格:形容茶叶形状优美
我们来逐句解释这首诗: 1. 喜晴寄张使君 - 注释:喜晴即高兴见到晴朗的天气,寄则是寄托情感给某人,张使君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下属。 2. 使君仁术物同情 - 注释:使君指张使君,仁术是指仁慈的政策与技艺。物同情意味着万物都能感受到这种仁慈和智慧。 3. 日望田畴祝颂成 - 注释:希望田地都能丰收,并且通过祈祷或祭拜的方式实现这一愿望。 4. 夜滴未休心欲折 - 注释:夜晚的雨水持续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