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玘
落落孤标气吐虹,青云指日黑头公。 两行粉字平生尽,一曲龙吟万事空。 夹路衣冠如昨日,故园桃李又春风。 朱弦虽在知音绝,樽酒今谁笑语同。 注释: - 落落孤标:形容人孤高自傲的样子。 - 气吐虹:形容气势宏大。 - 青云指日:形容前途光明,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 黑头公:比喻年轻的官员或者年轻人。 - 两行粉字:形容文字工整、美观。 - 一曲龙吟:形容歌声或诗词等优美动听。 - 朱弦
【解析】 此诗为作者自咏。首二句写自己才高而不被重用,后二句写自己虽未得志,但文采飞扬,仍不失为“万丈光”。第三联写自己虽有才华,但终难施展,只能以一介布衣终其一生。尾联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感慨。 【答案】 译文: 我的才能虽然很高,但不被重用,因此不能与千人争锋,也难以衡量。我年轻有为时,文章已经十分出色。 终身只能做一个小官,到那时空留万丈光辉。我乘风御气不来,玉楼已远在苍茫之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目要求,然后把握诗作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诗歌的艺术手法,最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判断。 题干要求赏析“金舆影度长廊日,法曲声回广殿风。泗水昔年曾梦到,拜恩何幸接鹓鸿。”一句。首先分析句子的内容,然后结合注释内容和写作背景进行分析。 “金舆影度长廊日”,写皇帝的车驾行经长廊,阳光斜射在长廊上
【注释】宿集英殿:在今北京市。敏甫学士:即苏轼的友人苏舜钦,字子美,号芸叟,人称芸老,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家和政治家。 朝寒生广陌,宿雨涨方池。(《御试宿集英殿雨过有作呈敏甫学士》) 朝寒:早晨寒冷;生:滋生;广陌:宽广平坦的大道。宿雨:隔夜下的雨水(指昨夜的雨)。方池:方形水池。两句大意是:早晨寒冷,积水滋润着平坦宽广的大道;昨夜下了一夜的雨,水涨满了方形水池。
【注释】 苦雨:连绵的阴雨。几十日:好几天。 行螺:爬行。 上墙屋:爬满苔藓的房屋。 倒竹卧泥沙:倒下的竹子横陈在泥水之中。 澄景:清澈的景色。 凉吹:凉爽的秋风。 晴云:晴朗的天空。晚霞:傍晚的彩霞。 却愁清夜梦:担心夜晚做清梦。 无计逐池蛙:没有方法赶去池塘里的青蛙。 【赏析】 “苦雨几十日,满庭多土花。”首联描写了连续的阴雨天气和雨水对庭院环境的影响。 颔联:“行螺上墙屋,倒竹卧泥沙
【注释】 一气不自息:形容大自然的运转。 四时如转丸:四时更替,如转动的球丸。 月流天宇静:月光照射在天空,使天空显得宁静。 风掠叶声乾:风掠过树叶的声音听起来干燥。 纨扇:用薄纱制成的扇子。 莎虫:莎草虫。 登临:登上高处,指游山玩水。 偶有得:偶然获得。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天晴的景象,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一气不自息”,形容大自然的运转
注释: 1. 翟茀朝初罢,升堂拜已非:翟茀是一种古代的礼帽,这里代指朝廷。朝初罢表示早晨刚结束仪式。升堂拜已经不是指正常的上朝,可能是有其他原因。 2. 凝尘孟光案,洒血老莱衣:孟光是汉代人,这里可能暗指某个人的名字或地位。洒血老莱衣表示为某人送行时的场景,洒血代表哀悼,老莱衣则可能指的是某种服饰。 3. 奁镜悲鸾舞,庭萱感露晞:奁镜悲鸾舞形容女子悲伤地整理妆容,鸾舞则可能是指一种舞蹈
早秋 大暑不可怨,秋来终有时。 露惊庭鹊睡,风动井梧枝。 逐客长夜感,美人团扇悲。 如何陶靖节,独与菊花期。 译文: 在炎热的夏季过后,人们往往会感到一丝凉意和秋天的到来,这让我不禁感叹:“大暑已过,秋意渐浓。”随着季节的转换,万物都开始准备迎接秋天的到来。庭院中的鸟儿被露水惊醒,四处寻找食物,而风则轻轻吹拂着井边的梧桐树,使它们摇曳生姿。夜晚,我独自一人,感受到了深深的孤独和寂寞。 赏析
某氏挽辞二首 主馈齐家道,羞蘩肃妇功。 疏封秦大国,致养汉三公。 世事哀荣极,人生梦幻空。 慈颜不可望,彤史有遗风。 注释: - 主馈:指主持家务和祭祀等家庭职责的人。 - 齐家道:指治理好自己的家庭。 - 羞蘩:指妇女恭敬地采摘草药。 - 肃妇功:指妇女认真从事家务和育儿等事务。 - 疏封:形容封地广阔,这里指封王之位。 - 秦大国:指秦国的强国地位。 - 致养:指奉养父母。 - 汉三公
【注释】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舍弟庭玉:作者的兄弟名庭玉。诸人:众人。方酣:正在激烈地战斗着。顷之:不久之后。复:又。见:同“现”。因成三篇呈子常汉臣:于是写成了三首诗送给他看。子常汉臣: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曾与作者有《赤壁赋》的交往。 【赏析】 本诗作于元丰八年(1084)十月。当时作者在黄州,时遇重阳节后,天气渐冷。这时苏辙也从汝南来黄州探亲,两人相聚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