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允孚
淡墨轻黄浅画眉,小绒绦子翠罗衣。 君王又幸西宫去,齐向花阴斗草归。 诗句逐句释义: 1. “淡墨轻黄浅画眉”:这句描述了女子的妆容,淡雅而自然,眉毛被描绘得既淡雅又有形,显示出她的精致和优雅。 2. “小绒绦子翠罗衣”:描述她穿着精致的绿色衣服,这种颜色的衣物通常代表着生机勃勃和年轻活力。 3. “君王又幸西宫去”:这里的“西宫”可能指的是皇宫中的西侧宫殿,君王再次前往那里
滦京杂咏一百首是清朝诗人袁景文的诗作,收录在《随园诗话》中。全诗如下: 月出王孙猎兔忙,玉骢拾矢戏沙场。 皮囊乳酒锣锅肉,奴视山阴对角羊。 注释与赏析: - 第一句:“月出王孙猎兔忙”,这里的“月出”指的是月亮升起的时候,“王孙”是指贵族或公子哥儿的称呼,“猎兔”则是指打猎。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月亮升起的时候,贵族或公子哥儿们正在忙着打猎兔子。 - 第二句:“玉骢拾矢嬉戏沙场”
诗句:正元紫禁肃朝仪,御榻中间宝帕提。 译文:皇帝在紫禁城进行严肃的早晨仪式,御榻之间放着珍贵的帕子。 注释:正元紫禁:皇帝的宫殿在紫禁城内。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的地址,象征皇权至高无上。肃朝仪:举行庄严的早晨仪式。御榻:帝王坐卧的地方。中间宝帕提:御榻中间放置着珍宝帕子。王母寿词歌未彻,雪花片片彩云低。注释:王母寿词:祝寿颂词。歌未彻:歌声还没有完全唱完。雪花片片彩云低:雪花纷纷扬扬,彩云低垂
元夕华灯带雪看,佳人翠袖自禁寒 杨允孚《滦京杂咏一百首》中的第一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灯火辉煌下飘舞的大雪景致。“元夕华灯带雪看”中的“元夕”即指元宵节,而“华灯”则是指装饰华丽的灯笼在雪景映衬下更显得璀璨夺目。“佳人翠袖自禁寒”,描绘的是节日中穿着华丽服饰的佳人们虽然被雪寒冷气侵袭,却仍保持着优雅的姿态,不禁让人联想到节日中人们欢聚一堂、享受温暖和欢乐的场景。
这首诗的译文是:葡萄压满香醪,华屋神仙意气豪。节令糕尚末品,内家先散小绒绦。 注释:葡萄(ju)压(yā)万斛(hú)压(yā)香醪(láo),华(huá)屋(wū)神仙(xiān shén)意气豪(háo)。凉糕(liáng gāo)犹末品(mò pǐn),内(nèi)家先散(sàn)小绒绦(róng tāo)。 赏析:这首诗描写宫廷中的宴席。诗中用“葡萄压满香醪”、“华屋神仙”形容宴席丰盛
注释:紫菊花盛开,香气四溢,沾满衣襟。地椒生长的地方,乳羊肥壮。毡房中纳石添火,有女子撩起衣裳拾粪而归。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草原生活图景。首句写紫菊花盛开,香气四溢,为全诗定下了欢快的气氛。颔联写地椒生长的地方,乳羊肥壮。颈联写毡房中的纳石添火,以及女子拾粪而归的情景,展现了草原生活的繁忙与热闹。整首诗通过对草原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诗句1: 东城无树起西风, 注释: - 这句诗描述了元代开平府的地理位置。 译文: 东城的树木已经稀疏,西风吹起了落叶。 赏析: 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开平府东城的风景,展现了元代北方地区荒凉的景象。 诗句2: 百折河流绕塞通, 注释: - “百折”形容河水曲折迂回。 译文: 曲折蜿蜒的河流绕过边塞直达远方。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绘河流的曲折,形象地展现了元代边疆地区的地理特征
滦京杂咏一百首 试数窗间九九图,馀寒消尽暖回初。 梅花点遍无馀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译文: 我试着在窗户上画了九宫图,将余下的寒冷都赶走了,温暖的春风又开始了。 梅花已经开得没有白色的斑点,现在看到的都是杏树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在窗边尝试画出九宫图,象征着希望和决心。他成功地驱散了剩余的寒冷,迎来了温暖的春风,这是对生命的赞美
注释:鸾舆,皇帝的车子。八月,农历八月,这里代指帝王。玉勒雕鞍万骑忙,指皇帝出行时,马鞍上镶嵌着玉石装饰,四周有万匹马在奔驰。天上龙归才带雨,天空中云彩像龙一样飘动,刚刚下了雨。城头夜午又经霜,傍晚时分太阳已经落山了。 赏析:此诗描写的是皇帝出行的景象,诗人通过对皇帝车驾出行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皇家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首句“鸾舆八月政高翔”,描绘了皇帝乘坐华丽的马车
【注释】 1. 内宴:宫廷内的酒宴。重开:重新举办。马湩(mò)浇:用马奶制成的饮料。 2. 严程:指严格的规定和程序。出丹霄:升上云霄,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或官运亨通。 3. 羽林卫士:皇帝禁卫军。桓桓:威严的样子。 4. 太仆龙车:指皇帝的仪仗车。款款:缓缓地、慢慢地。调:引导。 【译文】 重新举行的宫廷酒宴,喝的是用马奶制成的饮料; 严格规定的程序,官员们可以迅速升迁到高官厚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