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凤
观阳山大石 殷勤挟小艇,迤逦登大石。 小艇是载人的舟船,“殷勤”形容态度恳切、热情。“挟小艇”指带着小船。“迤逦”,曲折连绵的样子。“登大石”意即登上高山大石,“大石”指的是阳山上的一块巨大的岩石。 译文:我殷勤地带着小船,曲折连绵地登上了阳山上的大石头。 注释:“殷勤”,意思是热切而诚恳。“挟小艇”是指携带着小船。“迤逦”是形容道路或景物连续不断的意思。“登大石”意即登上高大的岩石。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了解诗歌内容,然后分析诗歌形象。同时注意要抓住诗中的重点词语,理解诗歌的意境。最后结合题目要求,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赏析即可。 【答案】 译文: 佛门大和尚们(浮屠)胡言乱语,唐皇相信并被蒙蔽了,大内王宫迎请佛骨进宫;忠臣直言劝谏,触犯了皇帝,远贬潮阳蛟鳄窟。雪寒路险,蓝桥相会,车马匆匆,儿女泪下
这首诗是《题春寿堂》的译文,下面是逐句翻译: 人皆建堂思奉身,吴氏却建堂养亲。 - 人们通常建立自己的房屋是为了自身享受,但吴氏却选择在建房时特别考虑父母,为他们建了一个能够照顾父母的居所。 人皆种花图炫眸,吴氏树萱可忘忧。 - 人们种植花朵以装饰眼睛,追求美丽的视觉效果;但吴氏却栽种萱草(一种忘忧草),用它来寄托对父母的思念,忘却烦恼。 慈亲鹤发寿且康,昆弟列罗如雁行。 -
诗句释义: 1. 富贵爨炊蜡代薪:指富贵人家用蜡烛代替柴火来烧火做饭,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而贫穷人家则没有灯来照明。 2. 贫家读书夜无灯:指在贫穷的家庭里,晚上没有灯光,无法读书学习。 3. 案头寒雪三光白:案头是指书桌前,这里形容案头上的烛光显得更加明亮,因为桌上有雪,所以看起来更白。 4. 欲益披卷未所能:想要增加阅读的量但能力不足,不能做到。 5. 长绳难系青春日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考生对诗歌内容有整体的把握,然后结合诗歌中的关键词句进行鉴赏。“朔风琼粉如筛堕”,朔风吹落了雪花,像筛子一样,飘洒下来;“四望民居绝烟火”,四周的民房都看不到一点炊烟。“路无行踪门反关”,路上没有行人的踪迹,反而把大门关上,这两句是写雪景。“珍重先生独僵卧”,这里指杜甫在长安的日子很不好过,他独自躺在床上,很珍重。“洛阳令尹举孝廉”
怀古题雪十首 陶谷茶雪 陶谷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官员,他在担任宰相期间,曾向宋仁宗进献过一种名为“茶雪”的贡品。这首诗就是描写了陶谷烹煮茶雪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陶谷的敬仰之情。 冯夷:传说中的水神,掌管着水域和水利。 剪水飞九垓:指冯夷用剪刀剪开水面,使得水流如同飞鸟一般地飞向九天之外。 琼花万树先春开:指春天来临之前,琼花就已经盛开了。 玉堂学士:指的是宋代宫廷中负责文职的高级官员。爱清味
【注释】 1. 有唐御极天所命:指唐太宗李世民,他开创了贞观之治。 2. 蠢尔孽臣作枭獍(xiāo jìng):蠢蠢的孽臣像猪狗一样的恶人。枭、獍都是凶恶的猛兽。 3. 克壮谋猷断乃成:战胜敌人,制定计谋,果断决策才能取得成功。 4. 张柴村:地名,在今河北省景县东南,是古战场。 5. 西平有子国有孙:指唐朝末年军阀朱温的儿子和孙子,他们建立了后梁政权。 6. 悬弧(huán)不固兵径入
注释:清晨耕田锄地,春雨滋润得土地肥沃;东风劲吹,无暇顾及。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耕图景。前两句写农民早晨耕作时的情景,后两句写农民在春耕中与东风的亲密接触,表现了农村的宁静和农民的喜悦心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
这首诗是诗人在静庵中避元困时所作,表达了他隐居生活的惬意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1. 避元困守静庵眠,鸡犬无声乐自然。 - 译文:躲避元朝的迫害,我选择隐居在静庵里,听不到鸡鸣狗吠的声音,只有大自然的声音陪伴。 - 注释:避元——躲避元朝的统治;庵——简陋的房屋或修行的场所;眠——睡觉。 2. 石上清吟萝月小,松间畅饮藓花斑。 - 译文:我在石头上轻轻吟唱
【注释】 对仙华雪怀:面对仙华山的雪景而有所感怀。 仙华:山名。 万仞:极高。一说万丈,形容极高峻。 石离离:石头上布满了青苔。 山上崭崭:山上高高低低。 万壑危:山涧多而深险。壑,山间水道。 琴携野鹤:指携带琴和野鹤。野鹤是隐士的伴侣,所以此处用“携”字表示自己与野鹤为伴。 转相随:互相陪伴。 清如和靖西湖夜:清冷得如同和靖在西湖之夜一样。和靖,即林逋,字君复,钱塘人,以梅妻鹤子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