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处权
【注释】 池上书所见:在池塘边写下的诗。书:书信;所见:所写之诗。可人:可爱。留别益谦:给益谦的离别赠言。益谦:指作者朋友,名无晦。倦游老眼:年迈多病,厌倦仕途。厌纷纷:厌恨纷扰。晴云出岫(yù xiǔ,山峰高耸云霄)似知我:晴空中的云朵飘出像知道我一样。出岫:从山中出来。野鹤鸣皋(gāo,水边高地)疑是君:野鹤鸣叫的声音像是在呼唤我。皋:水边的高地。可恨音书长契阔:可惜书信往来频繁却很少见面
次韵德孺感怀 破旧鞋子踩在浮云上,世上谁人能够如此。谁能像海鹏一样展翅飞翔三千里,谁能像天马一样驰骋于广阔的天地之间。我醉后拄着藜杖漫步云彩中,香炉的烟雾缭绕在宴会的寝室里,雨点斑斑。林泉长久借来都归我所有,何必去卖掉金块再去购买山峦呢。 注释:次韵德孺感怀:是作者对友人德孺的怀念之作。敝屣(xiǐ):破鞋。世所难:世上难以做到的事。走俗抗尘颜:不随俗,超然物外。海鹏:传说中能飞到海上去的凤凰
简潮公 茗碗纹楸昼不哗,心如出水妙莲华。 喜君活计唯三事,遇我人情似一家。 夜久竹声闻雨过,晓来山色看云遮。 此身去国已千里,回首中原犹暮笳。 【译文】 在茶馆里喝茶的时候,心情宁静如同清澈的水面上的一朵莲花。 你只有三件事是喜欢干的,而我就像你的家一样温暖。 深夜里听到雨声,仿佛看到山色被云雾遮住。 虽然已经离开了千里之外,但是回头一看,中原大地依然响起了黄昏时那凄凉的笳声。 【注释】 1
【注释】 都门:古时京都城门,这里指京城。雪罢:雪花停止飘落。杨柳:杨树枝条细长柔美,常被用来比喻人才。濯濯风流:形容人才出众。已不群:已不再与其他同类相比。千里澄清方有道:国家政局清明,才能治理好天下。十年出处不忘君:在仕途上进退,始终不忘君王的恩惠。新诗旧自开锦段:新的诗歌就像锦缎一般华丽。醉面向人生缬纹:醉酒之后,看到生活的美好如同美丽的花纹一样。我欲从公借馀地,与传名姓上青云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税驾居邻古寺中,高堂永日笑言同。 - 注释:“税驾”指卸车休息,这里表示诗人暂离公务的繁忙生活,选择在古寺安顿下来休息。“高堂”指宽敞明亮的大厅,象征清静舒适的环境,“笑言同”意味着在此环境中可以自由交谈,心情舒畅。 - 译文:我暂时放下公务,来到邻村古寺里,享受宁静的环境和愉悦的氛围。 2. 山云浓淡未成雨,溪竹飘萧先得风。 - 注释:“山云”指山间缭绕的云雾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分析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读懂全诗的内容,再从炼字、修辞手法以及诗歌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分析其艺术手法,最后总结出答案。此题的考点是“理解诗意”。 【答案】 注释: 简致中温其(我) 世情何怪白头新(世间人情,哪里值得奇怪,头发已经斑斑花白,却还是如此年轻),岂料穷途复友仁(哪里想到,在贫困潦倒的时候还能结交到像王摩诘一样的朋友)。
简辨老 松杉高下韵笙箫,谷口钟声梵海潮。 秋气作阴连蟋蟀,夜寒随雨上芭蕉。 身危甚幸依贤庇,吏隐何须觅句招。 直待它年见凫舄,始传仙叶有王乔。 注释: 1. 松杉高下韵笙箫:指山间的树木和竹林随风摇曳,发出的声音如同笙箫一般悦耳动听。2. 谷口钟声梵海潮:指山谷里的钟声在海浪中回荡,声音宏大而深远。3. 秋气作阴连蟋蟀:秋天的天气变得阴沉,蟋蟀也开始鸣叫。4. 夜寒随雨上芭蕉:夜晚寒冷
【注解】: ①简巽老:指唐代诗人贾岛。简,姓;巽老,排行老,即排行第七的贾岛。 ②绿阴:树荫。 ③黄鸟:即黄莺。 ④“天”四句:此四句为贾岛自题诗作,意为我与世俗不合,世道混乱时相逢者少。子以诗鸣,我因诗而声名狼藉(不遇)。 ⑤行在:指京都洛阳。故人:老朋友。健否:身体是否健康?能健:能否身体健康?否:不,不能。 ⑥瘴江:指广州一带多雾瘴气的地区。逐客:被贬谪流放的人。奈愁何:又有什么办法呢?
诗句输出: 已斫长篇饯女生,君犹从我觅诗行。穷途白眼何须怪,乱世苍颜不足惊。南国旌旗犹灭没,中原豺虎正纵横。苏湖亦产人头豆,为问扁舟底远征。 译文输出: 我已经为你创作了一篇长篇的送别诗,你仍然跟随我寻找诗歌的行文。在困境中白眼何须抱怨,乱世中的苍老面孔并不可怕。南方国家的军队旗帜仍在消失,中原地区的豺狼正在横行霸道。苏湖也生产人头豆,请问你的扁舟将如何远征? 关键词注释: - 已斫:
【诗句解读】 这首诗是送给好友石德孺的,表达了诗人对于石德孺的深厚情谊和对他才华、品格的高度赞扬。 1. 首句“坡老仇池安在哉”: - 诗意解释:这里提到的“坡老仇池”是指诗人自己,而“安在哉”则是反问句式,表达对诗人生死存亡的关切。 - 关键词:仇池、坡老 2. 第二句“佛家鹫岭解飞来”: - 诗意解释:这里通过比喻,将石德孺比作佛教中的“鹫岭”,象征着他的才智和品格如同飞来的鹫岭一样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