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的杂诗十一首中的第二首。全诗如下: ``` 雨涝不歇独居一室多忧生之嗟 大海一浮沤,世界一微尘。 何异六合间,置此七尺身。 百年若一梦,恋恋此六亲。 正如逆旅中,殷勤会四邻。 离合难为常,匪夕唯伊晨。 愚者勿复道,嗟彼英雄人。 ``` 译文 雨涝不停,独自住在一间房内,心中满是忧愁,感叹人生。 大海像泡沫一样漂浮在水面上,世界就像微小的尘埃。
【注释】 和杂诗十一首:即《杂诗》十一首,是曹操所作。杂诗,指不拘一格的诗歌。这组诗共十一句,内容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写诗人独居一室时,忧虑人生多灾多难,感叹生灵之多,生之艰难。第二段写天道辽远,智者难以测度。第三段写五行主灾异,至今还有京房之说。第四句是说,知道水泉涌出是灾害未了,道人祸患无穷。第五、第六两句是说,淹滞和迅速都有常限,如同寒暑阴阳一样。最后一句是说,为什么还要用术数来卜算呢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李白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茫茫宇宙内,美者长不完。 译文:在浩翰无边的宇宙之中,美好的事物总是永无止境。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尽追求和向往。 2. 玄豹裁为裘,紫貂制为冠。 译文:用玄色的豹子皮制成衣服,用紫黑色的貂皮制作帽子。 注释:这里描述了古代贵族阶层对于服饰的奢华和精美。 3. 岂以文采姿,助人为容颜。 译文
高山不可至,景行良在兹。 彬彬七十子,乃幸生同时。 大道若河汉,微言辨渑淄。 安得游其间,北面质所疑。 循循善诱人,岂在多言辞。 末世骋私辩,徒令乱人思。 小言必破义,愚者长受欺。 一唱复百和,乱丝更棼之。 遂遗无穷祸,烈火及书诗。 注释:高山不可到达,美好的品德就在其中。彬彬七十子,幸好生于同一时代。大道如同大河、天河一般广阔,微妙的道理就像水和泥一样不同。怎么能够到那里
【注释】 1.文若王佐略:文若,指西汉的王充;王佐,指三国的诸葛亮。 2.奋身出匡时:奋身,奋发;匡,纠正;时,时局。 3.中散学养生:中散,汉末张衡的号;养生,保养生命。 4.二子岂不贤:二子,指诸葛亮和其兄诸葛玄。 5.杀身良在兹:杀身,牺牲生命;良,确实;在,存在。 6.吉凶非人谋:吉凶,福祸;非,不是;人谋,人的谋划。 7.庄生言鞭后:庄生,庄子;鞭后,比喻死后。 8.此语亦我欺:此语
这首诗的原文是: 鸠能知天雨,鹊能知天风。 嗟哉此微禽,托命风雨中。 用志久不分,遂与造物通。 吾亦晚有闻,天道犹张弓。 译文如下: 乌鸦能够预测天气的变化,喜鹊能够感知风的方向。 可惜这些微小的鸟兽,它们的命运寄托在风雨之中。 如果长久地集中精力而无法分辨,就会和自然造化相通。 我自己晚年才知道这个道理,自然之道就像拉开的弓一样。 注释及赏析: 1. 鸠能知天雨,鹊能知天风: -
【注释】 小儒:指那些标榜为“圣人”的学者。百伪无一真:一百个假圣人,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圣人。 竺乾:佛教语,指释迦牟尼佛。天人师:天人导师。日月:比喻光明、真理。 法像:佛法的形象,佛教中的佛像。东汉: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西秦:指西域。 晶晶:形容月亮明亮的样子。扰扰:纷扰不安的样子。虚空:佛家语,指一切有情众生。 广长舌:佛家语,形容说法广大无边,能普度众生。论说:讲说、辩论。 苦乐从冤亲
诗句翻译与赏析 第一首: 人生欢乐趣,不必求异境。 - 注释: 人生的快乐无需寻求不同的境界或环境。 -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简单而直接的生活态度,即在平凡中寻找快乐,不刻意追求外在的奢华和刺激。 第二首: 三杯恍然醉,一枕憬然醒。 - 注释: 三杯酒后感到微醺,一觉醒来又如梦初醒。 - 赏析: 此二句描绘了饮酒带来的感官体验,酒后的迷醉与醒来的清醒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三首:
和饮酒二十首初夏天气微热方不欲饮偶龚仲和邀看园中新绿出所藏名酒意甚乐之次日捉笔和渊明先生饮酒诗数篇与索一樽独酌会雨窗无事遂尽和其韵 注释:贫贱难久居,固穷亦有道。有酒且为欢,居常以待老。朝华既夕萎,春荣亦秋槁。造物于群生,安能尽美好。回视灵台中,中有不贪宝。孰知被褐徒,光辉照四表。 赏析:这是一首酬答诗。诗中作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欣赏,以及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注释】东海:指东吴,即现在的江苏、浙江一带。本非希世姿:本来是不合时宜的。中含宫徵音:内心有音乐般的和谐感。其外则无奇:外面没有什么出众的地方。弃置沟渎:被丢弃在水沟里。屈辱无不为:受到屈辱的事无所不做。 【赏析】 《和饮酒二十首》是宋代词人汪藻的组词作品。此词是其中的第一首,描写了贫士不因环境而改变自己志向,依然保持自己清高的性格。全词语言简练,意境开阔,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咏物抒情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