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儒各标榜,百伪无一真。
圣人虽复起,难使醨酒醇。
竺乾天人师,日月万古新。
法像自东汉,翻译盛西秦。
晶晶第二月,扰扰虚空尘。
当时广长舌,论说亦已勤。
众生日蚩蚩,苦乐从冤亲。
彼海亦有岸,何人独知津。
从来解义趣,涕泣常沾巾。
醉中逃禅客,恐非三乘人。

【注释】

小儒:指那些标榜为“圣人”的学者。百伪无一真:一百个假圣人,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圣人。

竺乾:佛教语,指释迦牟尼佛。天人师:天人导师。日月:比喻光明、真理。

法像:佛法的形象,佛教中的佛像。东汉: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西秦:指西域。

晶晶:形容月亮明亮的样子。扰扰:纷扰不安的样子。虚空:佛家语,指一切有情众生。

广长舌:佛家语,形容说法广大无边,能普度众生。论说:讲说、辩论。

苦乐从冤亲:指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有其因缘果报,人们的快乐和痛苦是由前世的因缘决定的。

彼海亦有岸:比喻世上也有值得留恋的事物,就像海洋一样,尽管它充满了波涛汹涌,但也有它的岸边可以靠岸休息。

何人独知津:比喻世上虽然有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就能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

从来解义趣:指自古以来,人们都在寻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涕泣常沾巾:指人们经常因为对人生意义的困惑而感到悲伤,泪流满面。

醉中逃禅客:指在醉酒中逃避世俗的人,他们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恐非三乘人:担心自己不是佛所说的三种根器(即上等根器、中等根器、下等根器)之一。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虚幻,同时也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精神解脱的渴望。诗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等,使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