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谦
注释: 1. 残红柔绿满前汀:残红即凋谢的红花,柔绿即嫩绿的荷叶。 2. 道人不是怜春色,为爱芙蓉万朵青:道人不是怜惜春天的景色,而是喜欢芙蓉花的鲜艳。 3.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小景的诗。诗人通过雨后登水亭所见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首句写登水亭所见之景:雨过天晴,万物复苏,残红(落花)柔绿(新叶)满前汀(池塘)。第二句以“道人”自喻,表明自己的情感并非出于怜惜春光
【注释】题海棠、莲桂梅花四仙子:指《题红梅》等。 一别江南几度春:离别后江南春天多次到来。 折梅谁寄陇头人:谁把梅花折下送人。陇头:指陇山,在今陕西、甘肃一带。 诗魂不作罗浮梦:诗魂没有作到像南朝宋诗人鲍照(字明远)那样,梦见罗浮山。 何事冰姿照眼新:为什么这冰洁的身姿能映入你的眼睛? 【赏析】这首词咏物抒怀。上片写折梅寄人,下片写梅花清雅高洁,自成佳景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中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从整体上把握诗意。然后仔细审题,逐句推敲,抓住关键语句,揣摩作者情感。 1.“集陶挽王守正主事”:集陶,即李白的号。“王守正”,名不详,是唐代诗人。“挽”,挽留之意。“主事”,官名。此诗是李白在长安为官时写给王守正的诗。 2.译文:东方有位士,把感情寄托在琴书之间。清风矫健地托着云翮,停息在通衢之上
【注释】 ①云鬟翠袖:女子的发鬓用青丝盘成云朵形,衣袂像翠玉一样润泽。②玉搔头:妇女头上插的玉簪。③缓步:慢步行走。依:傍。④霓裳羽衣:传说是天女穿的彩色羽衣。⑤飞神:即仙女。⑥广寒:传说中月宫名。 【赏析】 “云鬟翠袖”四句写花之娇美,以“莲”“桂”“梅”三友比花之美,突出了花的娇美。“云鬟翠袖”四句描写花之娇美,以“莲”“桂”“梅”三友比花之美,突出了花的娇美。“云鬟翠袖”,形容其姿态优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包括诗歌的主题、主要意象、重要语句等,同时要与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态度紧密结合。题干是“题海棠莲桂梅花四仙子 其二”,这是要求我们分析第二句的意象。从诗句来看“低首”是写莲花,“敛翠蛾”是写梅,“洛浦”是写水仙。这四句诗写的都是花,而花又都有“女子”的喻意,所以此诗是咏物诗。 【答案】 译文:
注释:酒后脸颊泛红,香气四溢,几棵树上盛开的红色花朵在欢笑中绽放。地上仿佛是彩云飘荡,春天如同梦一般,让人怀疑是仙女降临人间。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海棠、梅花和桂花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首句“酒酣红玉晕香腮”,描绘了诗人饮酒后的美貌,形象生动。第二句“几树红葩一笑开”,以红牡丹的盛开比喻春天的到来,生机盎然。第三句“满地彩云春梦里”,将春天比作梦境,富有诗意
【注释】夭矫:形容龙的体态弯曲。卷却:收回,收起。沧溟:大海。 这首诗是一幅画龙图,表达了诗人想要像龙一样的有抱负、有能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画龙”为题,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龙的形象。首句“夭矫拿云出海深”,形象地刻画了龙的体态弯曲,仿佛要冲破云层,飞向深海,展现出龙的威武雄壮。次句“九霄常抱济时心”,则进一步展现了龙的胸怀壮志,它常常怀抱着造福人间的崇高理想
【诗句解析】 1. 曾姬正青年,嫁作朱家妇。 - 曾姬:指的是古代女子的姓氏,这里特指一个年轻的女性。 - 正青年:指年龄正好处于青春时期。 - 嫁作朱家妇:指曾姬被嫁给了朱家作为媳妇。 2. 三岁丧移天,一女方在哺。 - 三岁丧:三年后,曾姬失去了丈夫。 - 丧:去世。 - 移天:形容悲伤之情深重至极。 - 一女方在哺:即“一方有口”,意为家中只有曾姬一人在抚养孩子。 3. 辛苦奉姑嫜
我乘舟回家,你也向南行。 在白下桥相遇,心情更加激动。 金陵景色最美,游览时并肩骑马。 攀爬古树探索幽静之处,攀登石阶领略清新雅致。 短暂相聚又分离,离别时好像陶瓦一样脆弱。 遥远的咸阳道路,烟云守护着松柏和樟木。 为亲人扫墓祭奠,用美酒祭奠琼酒杯。 你有能力拯救国家,不可闲逸度日。 应该早归北地,努力支撑大厦的稳定。 宴会上举杯共饮,明年我们或许可以一起举杯。 注释: -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献章的《题画龙》,其译文为: 龙盘踞在泥潭中,谁能识破它的真面目? 一旦风云变幻,它便振翅飞向天空。 叶公难道真的喜欢龙吗?刘累又怎能驯服龙? 苍生盼望已久,盼望它带来甘霖滋润大地。 注释: 1. 蟠泥伍鱼鳖:蟠(pán),缠绕。伍,聚集。鱼鳖,指水中的鱼和鳖。 2. 畴能识其神:谁知道它的真正身份。 3. 一朝云雷便:一旦风云变幻,即比喻时机成熟之时。 4. 奋跃飞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