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
肃然风气下灵长,不说神君在未央。 万有纷纷浑漫兴,先几的的炳难藏。 士林谩讶惊人句,世主无求却老方。 千古茂陵秋草没,此生应不遇刘郎。 注释:岭南戈戟正堪哀,中有诗魂蓦地来。人语误传天上事,我心偏惜世间才。寻常不作长陵怪,悲壮能探杜曲胎。乘化既归归既尽,好寻乌有莫徘徊。 赏析: 《哀神君二首·其一》是明朝诗人王佐(汝学)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神君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
【注释】: 越台:古时浙江吴江(今江苏苏州)的一座高台。 黄云:这里指战争后的残阳余晖,也暗示战争的残酷和凄凉。 鹿死:比喻国家灭亡。 三孽:指东汉末年董卓、曹操、司马懿等权臣。 长沙曾罢两将军:指西汉初年的刘邦与韩信、彭越等人,他们曾在长沙打败了叛军,后被分封为王。 谩劳:徒劳无益。 玉玺:皇帝的信物,这里指帝王的权威。 楼船:古代战船的一种,用来在水上作战。 翳氛:遮蔽、驱散邪恶之气。 孤舟
【解析】 此诗是赠别之作,表达了作者的惜别之情。“君恩”两句写锡光先生在晚年仍能逍遥山水之间,过着闲适的生活,这自然令人羡慕;但诗人却担心他因年老体衰而去世,因此要为他写一首诗,表达他的志向和抱负。首联写锡光先生的闲适生活;颔联写锡光先生在残春时节不见人烟,只看见松枝上停落着一只鹤;颈联写锡光先生将精魂寄托在三生石上,将自己的遗书藏在二酉山,以此表示自己对国家和人民永远不忘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耳冷心灰百不堪,尚应诗癖苦多贪。 - 注释:形容自己心情极度低落,无法接受现实的打击,但仍然坚持自己的爱好(诗歌)。 - 赏析:诗人在遭遇重大挫折或困境时,仍保持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这种坚守表明他/她对诗歌艺术的深厚感情和执着追求。 2. 路穷老马宁相引,岁久玄鸡亦解谈。 - 注释:即使面临困境,老马也能找到出路,年长的玄鸟(即乌鸦)也能讲述往事。比喻即使在困难中
注释: 1. 岭南戈戟正堪哀,中有诗魂蓦地来。 - 岭南:指的是岭南地区,即现在的广东、广西一带。戈戟:古代兵器,象征着战争和死亡。正堪哀:正是令人感到悲哀的地方。 2. 人语误传天上事,我心偏惜世间才。 - 人语:这里指人们的传言或者话语。误传:错误的传播或者传递。天上事:天上的事情,可能是指天界的事务或者传说。 3. 寻常不作长陵怪,悲壮能探杜曲胎。 - 寻常:平常的或者常见的。长陵
寄新会余马两进士 冥鸿远送故人书,恋恋情怀夙昔如。 燕市悲歌三月暮,桥头听雨五更初。 君依日月方扬彩,我困风尘漫卜居。 他日庙廊先鲍叔,会知未达有夷吾。 注释: 1. 冥鸿远送故人书:比喻书信像大雁一样飞向远方,表示对故人的思念。 2. 恋恋情怀夙昔如:指过去和现在的情怀都像以前一样深厚。 3. 燕市悲歌三月暮:在燕地(今河北北部)听到的悲伤的歌曲,时间是三月底。 4. 桥头听雨五更初
【注释】 沙文远:即沙门,和尚。唐时称出家人为“沙门”,沙文远是僧人的自称。岁贡:指科举时代每年向皇帝贡献的士人名单。都门: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折杨枝:《诗·郑风·采葛》中“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后用“折杨枝”比喻男女相爱。离合:分离和团聚。悲欢:喜乐、悲哀。青眼:白眼。指对人的好恶态度。君:我。素衣:白色的衣服,这里指僧人的衣服。缁:黑色,僧服的颜色。千端:很多。里闬:家乡
注释: 清晨强饮莫悲歌,双眼方明鬓未皤。 新火且随燕序改,素衣何患洛尘多。 寻常插柳非吾事,痴癖翻芸任夙魔。 故里松楸仍昨梦,一丘烟雨正娑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清明节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望。 清晨强饮莫悲歌,双眼方明鬓未皤。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清晨时分,强忍着悲伤的情绪,用一杯烈酒来解忧的心情。他希望他的双眼能够更加明亮,以应对生活中的困难。 新火且随燕序改
【注释】 咏节妇毕氏:这首诗是诗人借咏赞一位节妇而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愤和不平的。 别母去从夫:离开母亲随丈夫而去。 天高海岛孤:指妻子远在海岛,远离亲人。 有情天亦老:天若有情也应衰老。 滴泪海能枯:泪水可以滴落成海,海水却能枯竭。 欲作含悲鸟:想变成一只含悲鸣叫的鸟儿。 还伤反哺乌:反哺,指雏鸟长大后衔食喂养老鸦。 何年消两恨,宇宙待荒芜:什么时候才能消除这两种仇恨呢?宇宙间正等待着荒芜。
寄陈仲和通府 天际黎山一发青,思君南望暮云停。 别来秋月芦花渚,吟遍春风杜若汀。 论语半篇虚旧业,阴符三卷是新经。 十缸燕酒今存否,安得悲欢醉里听。 注释:在天空的尽头,黎山似乎被染成了青色,我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对你的思念。每当我向南望去,那层厚厚的晚云就会停下脚步,仿佛在等待着什么。自从你离开后,秋天的夜晚,我在芦花渚上独自吟诵着春天的气息;春天的阳光下,我在杜若汀边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