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戈初定息黄云,鹿死中原势已分。
汉室未忘三孽庶。
长沙曾罢两将军。
谩劳玉玺敷忠厚,有待楼船扫翳氛。
今日孤舟台下过,鹧鸪声里又黄昏。

【注释】:

越台:古时浙江吴江(今江苏苏州)的一座高台。

黄云:这里指战争后的残阳余晖,也暗示战争的残酷和凄凉。

鹿死:比喻国家灭亡。

三孽:指东汉末年董卓、曹操、司马懿等权臣。

长沙曾罢两将军:指西汉初年的刘邦与韩信、彭越等人,他们曾在长沙打败了叛军,后被分封为王。

谩劳:徒劳无益。

玉玺:皇帝的信物,这里指帝王的权威。

楼船:古代战船的一种,用来在水上作战。

翳氛:遮蔽、驱散邪恶之气。

孤舟:孤独的船只。

鹧鸪声里又黄昏:鹧鸪鸟的声音伴随着天色渐暗,形容时间的流逝和诗人的孤独寂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看到越台遗址后有感而发,抒发了自己对战争的厌倦、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全诗情感深沉,意境广阔,语言优美,富有哲理。

首句“干戈初定息黄云”,描绘了战争后的宁静景象,黄云代表着战争的残酷和凄凉,而“初定”则表示战争即将结束,国家即将回归和平。

颔联“鹿死中原势已分”,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这里的“鹿死”既指国家灭亡,也比喻权臣的失势;“中原”指的是国家的核心地区;“势已分”则表示国家的分裂和混乱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颈联“汉室未忘三孽庶”,“三孽”指的是东汉末年董卓、曹操、司马懿等权臣,“汉室”则是指汉朝的皇室。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汉朝皇室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权臣的不满和厌恶。

尾联“谩劳玉玺敷忠厚,有待楼船扫翳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态度:尽管权臣们曾经为国出力,但现在他们已经失去了作用,需要新的力量来扫除邪恶。这里的“玉玺”指的是帝王的权力象征,“楼船”则是古代战船的一种,用于海上作战。

最后一句“今日孤舟台下过,鹧鸪声里又黄昏”表达了诗人的孤寂和无奈。他独自一人在江边渡过时光,听着鹧鸪声声,感受着黄昏的到来。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