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相愿不为多,半百分离可奈何。
肠断刘郎伤往赋,声乾庄叟鼓盆歌。
蒸藜尚有残灯火,纺织犹存断绮罗。
坐对香奁空吊古,落花啼鸟又春过。

【解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所作,表达了诗人对逝去青春的无限感伤和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全诗以“叹”字贯穿始终,情感层层加深。

【答案】

译文:

百年相约不嫌多,人生半百难解忧。肠断刘郎赋往昔,庄周鼓盆笑浮名。蒸藜尚有残灯火,织布犹存断绮罗。坐对香奁空吊古,落花啼鸟又春过。注释:

百年相愿不为多,百年相约不嫌多。人生半百难解忧。人生在世,总有许多烦恼。诗人用“百年相愿”、“百年相约”来比喻人生百年。“不为多”三字道出了人生无常,岁月易老的真谛。人生百年,本已难得。更何况是百年相许、相约,就更显得珍贵了。可是人生苦短,百年之间,转眼即逝,所以“不为多”三字更显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半百分离可奈何。人到中年,自然有儿女情长,也有家国情怀。然而,到了中年后,往往与亲人分离,这是无法避免的。但是,一旦分离,心中难免惆怅,于是“可奈何”三字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痛苦。

肠断刘郎伤往赋。刘郎,指古代才子唐伯虎。他年轻时才华横溢,但一生坎坷,多次科举失败,最后沦为卖画为生的小商贩。他曾经写过一首《秋胡妻》:“秋胡既娶美新妇,结发同枕席。”后来,秋胡外出经商时,妻子被他人抢去。秋胡回来后,发现妻子已被休弃,十分悲愤。从此,秋胡便发誓不再结婚,终身不娶。这首诗就是写秋胡的妻子被迫出嫁后的痛苦心情。“肠断刘郎”就是写刘郎因思念妻子而肝肠寸断。诗人以刘郎自喻,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痛苦之情。

声乾庄叟鼓盆歌。庄周,庄子的别称。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庄子》一书共有三十三篇,其中最著名的一篇是《逍遥游》。庄子的思想主张自由自在地生活,不被名利所累。他曾经这样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异类者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穷无尽的。如果我们用有限的寿命去追求无穷无尽的知识,那是非常危险的。庄子还曾说过:“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即使全世界的人都称赞你,你也不应该因此而自满;即使全世界的人都指责你,你也应该毫不动摇。庄子的这种态度,体现了他对生命的超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庄周鼓盆歌,就是庄周在听到鼓盆的声音时所作的诗。这首诗表达了庄周对于生死的看法:生死乃自然之理,无需过于悲伤。

蒸藜尚有残灯火。蒸藜,是一种古代的炊具,用来蒸煮食物。“蒸藜”三字,暗示着诗人已经年老体衰,不能像年轻人一样享受美好的时光。尽管如此,他还是想保留一些温暖的记忆:还有残灯可以照明,还有火种可以取暖。这里的“残灯火”和“断绮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残灯火代表着过去的辉煌和美好;断绮罗代表着现在的落魄和凄凉。诗人通过这两个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

纺织犹存断绮罗。纺织,即织布。绮罗,古代的一种丝织品。“断绮罗”,意味着丝绸已经断裂,不再完整。这暗示着诗人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和魅力。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着坚韧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努力地生活着。这里的“断绮罗”和“残灯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断绮罗代表着过去的荣光和辉煌;残灯火代表着现在的落魄和凄凉。诗人通过这两个对比,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坐对香奁空吊古。香奁,是一种古代的梳妆用品。它通常由精美的陶瓷制成,上面绘有各种美丽的图案。诗人坐在香奁前,面对过去的美好时光,心中充满了感慨和哀愁。这里的“香奁”和“残灯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香奁代表着过去的荣耀和辉煌;残灯火代表着现在的落魄和凄凉。诗人通过这两个对比,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落花啼鸟又春过。落花、啼鸟、春过,这三者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落花凋零,鸟儿啼鸣,春天即将过去。这种景象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