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
【解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所作,表达了诗人对逝去青春的无限感伤和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全诗以“叹”字贯穿始终,情感层层加深。 【答案】 译文: 百年相约不嫌多,人生半百难解忧。肠断刘郎赋往昔,庄周鼓盆笑浮名。蒸藜尚有残灯火,织布犹存断绮罗。坐对香奁空吊古,落花啼鸟又春过。注释: 百年相愿不为多,百年相约不嫌多。人生半百难解忧。人生在世,总有许多烦恼。诗人用“百年相愿”、“百年相约”来比喻人生百年
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菊庵 丈人老眼厌韶华,环堵惟栽晚节花。 饥饱自知骚况味,藩篱还有晋烟霞。 恍疑三姓王孙宅,莫是柴桑处士家。 我亦暮年怀隐逸,卜邻期向海东涯。 然后我们逐句进行翻译和注释: 1. 丈人老眼厌韶华,环堵惟栽晚节花: - 丈人: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同辈。 - 老眼厌韶华:形容老人对青春已不再感到留恋,已经厌倦了繁华。 - 环堵:环绕着房屋的地方。 - 惟栽晚节花
诗句释义: 1. 才出汀州百里馀,广南风景一时俱。 - 字面意思是刚从汀州出发走了一百多里,一路上所见的广南(即南方或岭南地区)的风景都映入眼帘。 - “一百里馀”表示距离远,“广南风景一时俱”意味着在旅途中同时看到了许多不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儿童著屐行花底,老媪摇船傍岸隅。 - 这两句描述了沿途遇到的两个不同年龄和身份的人及其活动。儿童穿着木屐在花朵丛中嬉戏,而老媪则摇着小船
【注释】 1. 唐必大:诗人的好友,字必大。 2. 母族人:指唐必大的母族亲属,也就是诗人的朋友家族。 3. 游宦:在外做官。 4. 五夜漏声:古人计时用漏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5. 州里:这里指家乡所在地。 6. 渭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 7. 九霄云路:指天上的云彩和道路,常用来比喻仕途升迁。 8. 看飞扬:形容前程似锦、前途光明。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之作
【注释】 ①光禄李:指李纲。②土木堆:指宋徽宗被金兵掳到的金人营寨,在今河南洛阳西北。③猎猎:旗帜迎风飘扬的样子。④死节:为国捐躯。⑤遗恨:对生前未尽的忠心、志向感到遗憾。⑥衮冕:皇帝的礼服。⑦南朝:指南宋王朝,即李纲曾任职的南宋朝廷。⑧李侍郎:指李纲。 【译文】 土墙前,日头黄黄的,大旗猎猎地飘动着; 在沙场,龙旗猎猎地迎风招展,威武雄壮。 生前从容不迫,坚持节操,死后却香名远扬; 遗恨千年
【注释】 聊城怀古:在今山东聊城市。 赐履封疆:赐给土地,建立藩镇。锦绣联:指汉文帝时贾谊《过秦论》中所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诸姜无土:姜原是周朝祖先,传说周武王灭商时,追念其功德,曾赐姜姓土地。何年:何时。 元功:大功。元勋、元老,都是有功之臣,这里泛指有功之臣。赵:赵国,战国七雄之一。燕:燕国,战国七雄之一。 苍呐:指齐地(今河北、河南一带)。濡:沾湿。黑:指墨。白:指砚。口:指笔
【注释】 漠漠:茫茫。蚕丛:古地名,在四川成都一带。古蜀都:古代蜀国的都城。长沙:指长沙郡,今湖南。西北:指西北方。前途:前程。尼父:指孔子,因孔子名丘,又号尼丘山,故称尼父。铎(duó):古代的一种乐器,形如铃,用兽皮或木制成,用以警众。羲皇:指传说中的伏羲氏和神农氏,相传二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故称羲皇。负图:指背负着《周易》等六经。黄姑: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冬前后:冬季到来之前。范模:模范。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默写并赏析古诗文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情况和平时的阅读习惯,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作答;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字词书写:庠、残灰、陵夷、张仲、奕奕、离离、著姓。 【答案】 抚郡庠张训导兵火后重修族谱壬午残灰扑面飞 故家文献尽陵夷君从张仲三千载 谱到留侯第几枝迁表欧图光奕奕 春兰秋桂郁离离顿令百世亲亲在
过抚州石门驿有怀故人崔文振 石门重见旧风烟,生死分违过六年。 来路已非江口约,西风还是抚州船。 苍茫枯木寒鸦外,冷淡梅花夕照边。 沽酒当垆不成醉,强哦诗句问青天。 译文: 在抚州的石门驿再次见到了往日的景色和人事,与逝去的友人重逢却已是六年之后。 我行走的道路已不再是我们当初相约的地方,西风依旧吹拂着抚州的船只。 在苍茫的枯树和寒鸦之外,看到那冷清的梅花在夕阳下摇曳生姿。
【解析】 此诗是赠别之作,表达了作者的惜别之情。“君恩”两句写锡光先生在晚年仍能逍遥山水之间,过着闲适的生活,这自然令人羡慕;但诗人却担心他因年老体衰而去世,因此要为他写一首诗,表达他的志向和抱负。首联写锡光先生的闲适生活;颔联写锡光先生在残春时节不见人烟,只看见松枝上停落着一只鹤;颈联写锡光先生将精魂寄托在三生石上,将自己的遗书藏在二酉山,以此表示自己对国家和人民永远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