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堆前日色黄,龙旗猎猎狩沙场。
从容节义生前定,磊落声名死后香。
遗恨千年随衮冕,故乡万里葬衣裳。
宗盟地下谁相见,惟有南朝李侍郎。
【注释】
①光禄李:指李纲。②土木堆:指宋徽宗被金兵掳到的金人营寨,在今河南洛阳西北。③猎猎:旗帜迎风飘扬的样子。④死节:为国捐躯。⑤遗恨:对生前未尽的忠心、志向感到遗憾。⑥衮冕:皇帝的礼服。⑦南朝:指南宋王朝,即李纲曾任职的南宋朝廷。⑧李侍郎:指李纲。
【译文】
土墙前,日头黄黄的,大旗猎猎地飘动着;
在沙场,龙旗猎猎地迎风招展,威武雄壮。
生前从容不迫,坚持节操,死后却香名远扬;
遗恨千年,随衮冕而去,故乡万里,埋葬衣冠。
宗社之下,地下谁与相见?唯有南朝李郎君。
【赏析】
《挽光禄李署正扈驾北狩死节》是宋代李纲创作的一首悼亡词。此词上片写李纲生前忠于国家,下片写其死后英名永垂。全词表达了作者对李纲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上片首二句“土木堆前日色黄,龙旗猎猎狩沙场”,写李纲生前忠贞不屈、临危受命、力主抗金保卫祖国的事迹。“土木堆前”点明地点,“日色黄”表明时间已进入深秋时节。“龙旗猎猎”,形容军队浩荡,气势雄伟。两句写出了李纲在战场上威武雄壮的形象,表现出他不畏强敌、英勇抗敌的爱国精神。
过片承上启下,转写李纲身后之事:“从容节义生前定,磊落声名死后香。”这两句是说,李纲生前能够坚守节操,死后却声名远扬,成为人们敬仰的对象。这里的“从容”和“磊落”分别用来形容李纲生前和死后的品性。“从容”表示他在面对困境时能够镇定自若、泰然处之,而“磊落”则表示他的为人坦荡、光明磊落。
结尾二句:“遗恨千年随衮冕,故乡万里葬衣裳。”这两句是写李纲生前未能实现的心愿和死后的安葬之地。“遗恨千秋”是指他对未能完成国家重任的遗憾和自责;“故乡万里”则是说他虽然身处异域,但仍然思念着家乡。“衮冕”指的是帝王所戴的礼帽,这里借指李纲生前所担任的高官。“衣裳”则是指丧服,这里用来代指李纲的遗体。这两句表达了李纲对未能完成国家大业的遗憾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下片最后三句“宗社之下,地下谁与相见?惟有南朝李侍郎”,则是对李纲的追忆与怀念。“宗社”指的是国家,“地下谁与”是指谁可以与李纲相会。“南朝”则是指南宋朝,也就是李纲曾经任职的南宋王朝。“李侍郎”则是对李纲的尊称。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李纲的敬仰之情,以及他对自己无法与李纲相见的遗憾。
这首悼亡词通过对李纲生前忠贞不屈、英勇抗敌的形象描绘,以及对其死后声名远扬、遗恨千秋的表达,展现了李纲为国家和人民利益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崇高品德。同时,通过对李纲生前未能实现的心愿和死后的安葬之地的描绘,也传达出了作者对李纲深沉的缅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