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康
《药名诗赠郑完 其三》是明代诗人郑文康所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友情和历史的独到见解。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有客回乡赋白驹:这里“白驹”指的是骏马,象征着快速流逝的时光。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道理。 - 怕将薏苡混珍珠:薏苡(yì yǐ)是一种常见的植物,而珍珠则是珍贵的宝石,此处用以比喻真正有价值的人才不会被埋没。 -
【注释】 紫苑:紫色的野草。雕:刻。百草霜:各种草本植物上的白霜,泛指草木。海马:传说中龙的一种。王孙:贵族子弟。续断腔:即“续断”。一种中草药名。 【赏析】 诗题中的“其四”,应是第四首。郑完,不详。此诗当是郑完为友人所赠,以药入诗。前两句写药,后两句写赠者,并点明赠送的时间和地点。 第一句,“紫苑雕残百草霜。”紫苑即芍药,古代常用来喻美人,如《古诗十九首》中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句
药名诗,这是一首赠诗。诗人通过描绘草果、五味调和的羹汤以及炼制灵砂的场景,表达了对郑完的祝愿和赞美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草果堆盘酒满觞,羹调五味郁金香。 - “草果堆盘”:形容菜肴丰盛,以草果为配料,摆满了盘子。 - “酒满觞”:酒杯里充满了美酒。 - “羹调五味”:羹汤中调和了五种不同的口味。 - “郁金香”:郁金是一种香料,这里可能是指郁金香。 译文:草果堆盘,酒满觞杯
【注释】 ①临轩:皇帝登殿临视,此处指皇上。②觅真儒:寻找真正的儒者。③郕国遗编第一书:《永乐大典》是明代永乐年间官修的类书,共22877卷,分作14类,故称“永乐大典”。④君:对马绍荣的敬称。⑤公车:指科举考试。⑥十传:指十种重要的经传典籍。⑦公车:即科举考试。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勉励马绍荣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上片首句写皇帝亲自访求有真才实学的儒生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唤渡”意为呼唤船只,让渡船前来摆渡。“渡头风急水生波”写诗人在渡口时,见江面上的风大浪急,波涛汹涌,激起的水花溅起很高。“客路归心向晚多”写诗人因思乡心切,归家心切,所以归途的路途上,心情是忧郁而惆怅的,归家的路途中,时间是傍晚时分。“唤出小舟行不上”意思是:招呼着小舟,可是小舟无法行驶。“隔江无奈雨来何”的意思是:隔着江河却无法阻挡
【注释】使君:指郑完。子正乌头:指药名乌头的正名叫子,即川乌。双眼:指药名乌头的两种功效,一为止痛(如《神农本草经》所云),二为消肿。半夏里来知母健,忍冬归去亦忘忧:半夏能安胎止吐,知母能清热滋阴。忍冬即金银花,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赏析】此诗赞美了郑完的医术高明,尤其是他的针灸技术。诗中的“双眼”指的是两种不同的针法,一是“正乌头”,即刺入肌肉深层的“透穴”;二是“半夏里来”的“半身灸”
``` 莫问龙,莫问龙,问龙龙在龙窟中。 掀开天际的头角,役使雷霆火焰。 引入宅中何处容?总使宝龙能带宝。 谁能解降龙与龙讨?只有煌煌颔下珠,看贪夫眼中饱。 呜呼!宝龙岂是池中物,肯逐妇人同入宅。 诗句翻译: - “莫问龙,莫问龙”:表示不要提及或追问龙的存在。 - “问龙龙在龙窟中”:描绘龙藏身于龙窟之中,不易被轻易发现。 - “掀天头角役雷火”:形容其威力之大,足以掀起天空
注释: 脱却朝衫制芰荷,芙蓉亭上啸还歌。 生来骨相知轻贱,长得安闲幸已多。 译文: 摆脱了朝廷官员的束缚,穿着荷叶制成的衣服,在芙蓉亭上吹着笛子唱歌。出生时骨骼清瘦且被认为低贱,因此能活得悠闲自在,这是幸运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生活状态的感慨和自足。全诗以“安闲”为主题,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展示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生活理念。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诗句的内容和重点字词的含义进行理解分析。 “赵进士梦萱堂”:指诗人梦中见到赵氏的居室。梦见赵氏居室,说明其思念之情非常深重,所以诗一开篇便写到了“梦”。 “慈母辞北堂”,慈母辞别了北堂;“季子恨何极”,儿子因母亲的离去而悲痛至极。“慈母辞北堂”和“季子恨何极”两句都是说母亲去世后,自己无法与她相见
【注释】 1. 朱弦:用红漆涂饰的琴弦。 2. 结发时:指结婚时,意即新婚之日。 3. 琳琅:美玉。这里指弹琴时发出的声音。 4. 陆离:五彩缤纷的样子。 5. 房中奏之:在室内奏乐。 6. 合欢曲:合欢树,常绿乔木,其果实为种子,古人常用作夫妻和合之意。 7. 连理枝:相传为并生的两棵树,其干相合,枝叶相连,因以为夫妻恩爱的比喻。 8. 鸾胶:神话传说中能使人不死、不老的神胶。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