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辞北堂,季子恨何极。
托彼堂下花,对此长相忆。
俯羹不可见,面墙竟谁即。
昨夜梦魂中,分明见颜色。
觉来独遑遑,阴风边塞黑。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诗句的内容和重点字词的含义进行理解分析。
“赵进士梦萱堂”:指诗人梦中见到赵氏的居室。梦见赵氏居室,说明其思念之情非常深重,所以诗一开篇便写到了“梦”。
“慈母辞北堂”,慈母辞别了北堂;“季子恨何极”,儿子因母亲的离去而悲痛至极。“慈母辞北堂”和“季子恨何极”两句都是说母亲去世后,自己无法与她相见,只能通过书信来表达自己的怀念。
“托彼堂下花”:把堂前的花寄托在梦里。这里用“堂下花”作为代称,表达了诗人对赵氏的深情厚意。
“俯羹不可见”:低头看见不到她的影子,即看不到她的面容(羹,汤)。
“面墙竟谁即”:面对墙壁竟然是谁的身影?这句是说看不见她的身影,不知道她是否已经离世。
“昨夜梦魂中”:昨天晚上在梦中魂牵梦萦。
“分明见颜色”:清楚地看见她的样子。“颜色”一词,不仅写出了她生前的模样,而且表现出诗人对赵氏深深的爱恋之情。
“觉来独遑遑,阴风边塞黑”:醒来以后独自彷徨不安,只见寒风扑面而来,边塞的天空一片黑暗。
【答案】
译文:
我梦见你慈祥的母亲离开北堂,儿子因母亲的离去而悲痛至极。我把堂前的花寄托在梦里,低头看不见她的影子,面对墙壁竟然是谁的身影。昨晚我在梦中魂牵梦萦,清晰地看见你的样子,醒来以后独自彷徨不安,只见寒风扑面而来,边塞的天空一片黑暗。
注释:
赵进士:作者的朋友或同乡,姓赵,进士。梦萱堂:作者梦到的赵氏的居室。慈母辞北堂:母亲辞别北堂。季子恨何极:儿子因母亲的离去而悲痛至极。(《诗经·邶风·燕燕》)
托彼堂下花:将堂前的花朵寄托在梦里。托:寄托。堂下花:代称堂前的花朵。
俯羹不可见:俯身取汤,但看不见你的脸。(《诗经·卫风·硕鼠》)
面壁竟谁即:《庄子·盗跖》:“目不见睫。”(意思是:“面壁”“竟”什么也没有看到)。面壁:面对墙壁。竟:到底。谁即:究竟是谁呢?
昨夜梦魂中:昨天晚上在梦中魂牵梦萦。(《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分明见颜色:清晰地看见她的样子。(《古诗十九首·青青草》)
阴风边塞黑:醒来以后独自彷徨不安,只见寒风扑面而来,边塞的天空一片黑暗。(《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