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龙,莫问龙,问龙龙在龙窟中。
掀天头角役雷火,引入宅来何处容。
总使宝龙能带宝,谁解降龙与龙讨。
只有煌煌颔下珠,看得贪夫眼中饱。
呜呼宝龙岂是池中物,肯逐妇人同入宅。
”`
莫问龙,莫问龙,问龙龙在龙窟中。
掀开天际的头角,役使雷霆火焰。
引入宅中何处容?总使宝龙能带宝。
谁能解降龙与龙讨?只有煌煌颔下珠,看贪夫眼中饱。
呜呼!宝龙岂是池中物,肯逐妇人同入宅。
诗句翻译:
- “莫问龙,莫问龙”:表示不要提及或追问龙的存在。
- “问龙龙在龙窟中”:描绘龙藏身于龙窟之中,不易被轻易发现。
- “掀天头角役雷火”:形容其威力之大,足以掀起天空,使用雷火作为武器。
- “引入宅来何处容?”:意味着龙一旦进入家中,将无处可藏。
- “总使宝龙能带宝”:强调龙的力量,可以携带宝物。
- “谁解降龙与龙讨?”:询问是否有人能够降服或解决与龙相关的难题。
- “只有煌煌颔下珠”:比喻龙颔下的明珠,价值非凡,足以满足贪婪之人的欲望。
- “看贪夫眼中饱”:通过贪夫的眼睛看到这些珍宝,满足了他们对财富的渴望。
- “呜呼宝龙岂是池中物,肯逐妇人同入宅。”:感叹龙不是普通生物,不会与普通人为伍。
注释:
- 莫传彩:明·郑文康作品《俗礼歌五首》其五,描述了媒婆引伴婆随的情景。
- 媒婆前引伴婆随,传入洞房齐喝采:描述婚礼现场的场景,媒婆和伴婆伴随新人进入洞房,宾客们一同庆祝。
- 人家娶妇在传家,不在容颜如舜华:强调娶妇的意义在于传承家族血脉,而非外表美丽。
- 前席舒开后席卷,呼作龙须徒尔夸:形容新娘子被抬进新房的过程,龙须般的装饰令人赞叹。
- 呜呼新郎有彩莫铺地,留制斑衣老来戏:感叹新郎应该珍惜自己的才华和风采,而不是浪费在世俗的喜庆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龙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强大力量的敬畏和对神秘事物的好奇。诗中的龙不仅具有超凡脱俗的力量,还拥有珍贵的宝物,但它们不会轻易示人,需要谨慎对待。同时,诗中也提醒人们要珍惜自己的才华和风采,不被世俗的喜庆所迷惑。整首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龙的形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