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孝子,遗腹儿,生辰孤苦何其奇。
三年舅夺母志去,父踪父影茫无知。
人有孝心天肯负,旧箧公文天所护。
此中遗事宛然存,方知父死边城路。
孝子看来悲复喜,和泪和愁戒行李。
彷徨匍匐向南奔,瘴雨蛮烟七千里。
广西山川浩如海,况复丘陵几迁改。
累累相似一何多,知尔荒坟竟安在。
纷纷异梦来冥冥,冥冥之中殊有灵。
一朝忽得一抔土,鹤骨深藏元姓丁。
共言试骨当试血,骨肉相投疑可决。
孙郎沥指血如川,渍入骨中红不灭。
孝子欢声震若雷,解衣包骨抱归来。
南宁郡里新风景,添得孙郎哭父台。
这首诗是孙孝子为纪念父亲在战场上牺牲而作的。诗中描述了父亲的遗腹子,他在生辰时孤苦无依,三年后,舅舅夺去了母亲的志向和情感,父亲的身影也变得模糊不清。但诗人坚信,天公有眼,不会辜负他的孝心,他的父辈们留下的公文被天所保护。他回忆起父亲生前的事迹,感叹父亲已死,但他的遗事依然存在。孙孝子悲喜交加,泪流满面,准备出发去寻找父亲的尸体,穿越南方的瘴气和烟雨。
在广西的山川中,他看到了无尽的海,更不用说丘陵的变迁。他看到许多相似的坟墓,但不知父亲的荒坟在哪里。当他终于找到父亲的墓时,他的心中充满了激动和喜悦。他看到孙郎的指血如同江河般流淌,渗入骨头中不灭。他相信,父子之间的血脉相连,骨肉相亲。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孙孝子的孝心和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感慨和对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