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康
【注释】 嶰谷:地名。佳种:优良品种。荆山:山名。异姿:不同凡俗的姿色。 幸:有幸得到。复:又,再。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竹石为题,借咏竹子来表达作者的志向和情怀。全篇以竹石为喻,赞颂了竹石的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品质,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美好祝愿。 首句“嶰谷有佳种”,点明主题,引出下文。嶰谷是一个地名,这里可能是作者的籍贯或者出生地
卫风兴歌德,大易亦言介。 德者寿之基,介内斯介外。 此志谅弗渝,吾心久云泰。 注释:《飨余庵竹石》是一首七绝诗,共三句。首联“卫风兴歌德,大易亦言介”意为:卫风中歌颂德行,大易中也提到诚信。第二联“德者寿之基,介内斯介外”意为:“德行是长寿的基础,内心与外表一样。”第三联“此志谅弗渝,吾心久云泰”意为:“坚定的意志不会改变,长久的心境如同泰山一般稳定。” 赏析
【注释】 飨(xiǎng):享受,享用。余庵:即“享余”之省文。竹石:竹子和石头。南山:指父族世代繁衍之地。湘水:指母家所在之地。清风:比喻高尚的品格。箫韶:指《南陔》、《九韶》等乐歌,均为高雅的音乐。柱下史:古代官名,掌管文书奏章。此处指能文善书的贤人。 【赏析】 这是作者赞美自己家族的诗。首句“父族本南山”,说父亲一族世代繁衍于南山;次句“母家在湘水”,说自己的母亲家族则在湘江一带
这首诗的译文为:“你和我的竹石,大家一同称赞。你敬我如同尊人,我也拜你如亲。”注释如下: - 飨余庵:指作者居住的地方。 - 竹石:指竹和石头,常被用作诗文中的意象。 - 其五:这是第五首咏竹石的诗。 - 君共称:众人都称赞。 - 丈人:对年长者的尊称。 - 呼君复呼丈:你称呼我为‘君’,我也称呼你为‘丈人’。 - 尊异无或怪:因为你们之间的尊敬和尊重是与众不同的,不会有人觉得奇怪。 -
【注释】 1. 范义庄:范云,南朝梁诗人。北上:向北迁移。 2. 高林:高大的树木丛中。 3. 严霜:指秋霜。郊野:乡野。雕零:凋谢,衰败。 4. 彭城:今徐州市。驿:古代供行旅歇宿、传递公文的处所。水泽成坚冰:大水结成冰。 5. 迢迢:遥远的样子。彭城驿:在徐州北郊,因靠近彭城而得名。舟胶(jiāo)不能行:船被冻结了,动弹不得。 6. 登车走旷远:登上车子,向远处行进。轮转烟尘生:车轮转动
《云林卷》 身在云林下,心在云林外。 林深白云冷,荷衣不堪赖。 牛羊满田野,风露夜未艾。 清境固朝夕,幽怀岂能泰。 注释: 1. 身在云林下,心在云林外。:身在此处指实际生活或工作的地方,而心在云林外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心无挂碍的心境。 2. 林深白云冷,荷衣不堪赖。:林深意味着周围环境寂静而深远,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白云冷则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画面,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冷清
注释: 疏篁非楚材,白石岂荆璞。 疏竹不是楚国的特产,白色石头难道是楚国的珍宝? 一备任公竿,一充鹤鸣错。 一个用来做任公的杖,另一个可以用来喂鹤鸣的鸟。 微物尚多庸,余生久沦落。 微不足道的事物还那么多无用,余生长久地沦落在世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琐事和世俗名利的看法。他认为,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东西,也不应该被浪费,因为每一事物都有它的价值。而对于那些无关紧要的名利
【注释】 飨:享受。余庵:即“余斋”,作者自号。竹石:指竹子和石头,是作者所喜爱的。神禹:大禹,古代圣王,曾用斧头凿开龙门,疏导洪水。湘妃:相传为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她们的眼泪洒在竹子上,所以竹子有泪痕。穷:尽。遗形迹:留下形迹,指流传下来的作品。作者传:指作品能流传给作者本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永恒变化的感慨和赞美。诗人感叹大自然的无穷无尽,同时指出万物终会化为尘土
与叶及庵论商山四皓 高皇暮年将易储,期期御史强沮之。 留侯从容肯直諌,公义定灭宫帏私。 斯人平生仗多智,预卜将来有人彘。 功成谨缩三寸舌,推祸与人图自避。 吁嗟四老真呆夫,等闲诱出如婴雏。 虽令太子生羽翼,亦使悍后为屠奴。 先王一姬并一子,一朝尽向砧刀死。 他年又召诸吕来,此祸皆从老人始。 【注释】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刘邦称帝后,曾想废太子刘盈而立戚妃所生的赵王如意,但遭到群臣的反对。这时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陈亮,他是一位有抱负、有才华的政治家。他的诗歌多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时局的不满,语言激昂,感情深沉。 诗句释义: 1. 龙洲巨眼双垂虹,四海一望都成空。 - "龙洲巨眼":指作者本人或他的志向如同龙一般庞大。 - "双垂虹":比喻其志向高远,如双彩虹横跨天际。 - "四海一望都成空":表示作者认为天下已无可用之人,国家前途渺茫。 2. 有时痛发贾生哭,血泪迸落珍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