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康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梦夏存良员外 - 梦夏指的是梦中的夏天,存良是诗人对某人的尊称。这一句可能是在回忆或表达对某位名叫存良的人的美好记忆或怀念。 2. 存良豪杰士,二十登巍科 - 存良是个英勇豪迈之士,二十岁时就考中了科举。这里的“登巍科”指的是高中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意味着他年轻的时候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展现了其非凡的才智和能力。 3. 功名与词翰,夙夜心靡他 -
【注释】 蒲团:一种圆形的坐具。 良工斩泽蒲:指用好手将蒲草砍成条状后编织而成。 编同屦捆:编成鞋的样子。 外圆似多智:比喻表面圆滑,好像有许多智慧一样。 中充如有本:内里充实,有实际的内容。 跏趺僧入定:盘腿打坐的人进入禅定。 狼藉客醉混:杂乱无章。 坐马恐奔逸:坐着像骏马奔驰时一样容易奔跑。 防覆损:防止车子翻倒而损坏。 山中禅:在山中修行的禅法。 占安稳:得到平安和安宁。 【赏析】
秋夜宿山中分题诗四首 其一 分得纱帐 注释:在山中过夜,被铺在禅床上的纱帐。 赏析:此句描述了作者在山中过夜的情景。禅床是供人打坐修行的地方,纱帐则是用纱制作的床帐,两者搭配在一起给人一种宁静、清雅的感觉。 翻译:我在山中过夜,被铺在禅床上,周围都是纱帐。 秋夜宿山中分题诗四首 其二 其三 注释:第二首和第三首诗的内容已经不完整,无法提供。 翻译:第二首和第三首诗的内容已经不完整,无法提供
【解析】 “伐木架危梁,民无病涉者”的意思是:砍伐树木架起高高的桥梁,百姓没有渡河的困难。这一句运用典故,用“济水之砥柱”比喻治理黄河的功劳。 “砥柱树中流,行人来四野”的意思是:砥柱矗立在黄河中心,来往的人们来来去去。这两句以砥柱为喻,赞颂了诗人治理黄河的伟大功绩。 “渡蚁尚多功,兹劳岂云寡”的意思是:蚂蚁渡河也能成功,你的功劳怎么能说少呢?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诗人治理黄河的巨大功绩。 【答案】
“送范义庄北上”是一首五言诗,由元好问所作。这首诗通过描写范义庄的北上之行,表达了诗人对范义庄才能和忠诚的赞美。以下是诗句、译文和注释: 1. 诗句:“元昊有事日,尊公在西陲。” - 译文:元昊有事的时候,您的父亲(指范义庄)在西边的边疆。 - 注释:元昊是西夏国的建立者李元昊,他在位期间西夏国强盛一时。 2. 诗句:“有谋者三人,负气不受羁。” - 译文:有三个智谋之士,他们生气勃勃
岁改色不易,世远质难糜气与霜雪竞,寿与天地俱 丈夫在比德,焉能较微躯 郑文康的《飨余庵竹石 其二》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于自然永恒与生命哲理深刻感悟的古诗。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岁月的变迁、时间的无情以及生命的宝贵。通过对竹子和石头的描述,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坚韧不拔的人格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独特赞美,也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度探索。 诗句释义及译文如下: 1. 岁改色不易
【注释】 逸:超脱;恋:依恋;潜:潜伏;既:已经;缯𥐊虞:捕鸟的网;且复:又;远罟网:远去捕鱼网;锦城:指成都;固:本来;云:这里代指自己;何烦:何必;起遐想:产生遐思;北山文:指《北山移文》,晋王献之作,是一首檄文;云林振清响:指竹林中传来清脆悦耳的响声。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联写隐者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生活情趣;颔联写隐者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之情和远离世事的淡泊之心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杨慎的作品,全诗共六句。下面是每一句的翻译和注释: 1. 苇斋奇男子,可望不可羁(苇斋真是一个奇男子,可以仰慕但不能羁绊) - 苇斋: 作者的朋友范苇斋的昵称。 - 奇男子: 形容范苇斋有独特的个性和才华。 - 可望: 表示可以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不可羁: 表示不能被束缚或限制。 2. 平生负孝义,断断无乖离(我一生都以孝义为重,决不会有背离) - 平生: 指整个生活
【注释】 肌肤擅清凉,骨格负刚毅。 上带刀斧痕,中多黑甜味。 藉首睡至夘,摊饭枕过未。 不沾脂粉香,颇有蔬笋气。 嗤彼邯郸翁,荣华片时贵。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秋夜宿山中图》,诗人通过画面表现了作者的清高品格和对名利看透的心态。 “肌肤擅清凉,骨格负刚毅。”这一句是写画中的藤枕,因为其材质天然、透气性很好,所以使用它的人感觉清凉,而它的骨架坚实,给人以刚劲的感觉。 “上带刀斧痕
【解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陈处士和妻子是同时去世,死后的葬埋方式也不同。陈处士的妻子死了以后,他与她合葬在一个墓穴里,而陈处士却独葬在另一个墓穴里,这就是“同心结生前,同归在兹夕”。这首诗中,诗人没有直接说出夫妻两人的死因,而是用比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陈处士夫妇同日去世,但葬埋的方式却不同,他们死后的葬埋方式不同,说明他们的死因也必然不同。 【答案】 译文:我的妻子与我同一天去世,死后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