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昊有事日,尊公在西陲。
有谋者三人,负气不受羁。
薄游塞上观,经略能自期。
长啸示已志,赋就崆峒诗。
欲献耻自售,不献无由知。
于焉砻大石,铁笔写其词。
壮夫拽以行,三人哭相随。
尊公忽有闻,惊问何其奇。
召之与相见,欲用还踌躇。
一人虽肯留,两人竟西驰。
尊公恐失士,亟令急骑追。
追之不复返,昊也倚为师。
家属在随州,官司重羁縻。
一朝遣间谍,矫诏来释之。
作乐笑迎去,吾曹被其绐。
连兵十余年,职此两人为。
兹事载杂籍,将信还将疑。
君行遇西士,为我问当时。
“送范义庄北上”是一首五言诗,由元好问所作。这首诗通过描写范义庄的北上之行,表达了诗人对范义庄才能和忠诚的赞美。以下是诗句、译文和注释:
- 诗句:“元昊有事日,尊公在西陲。”
- 译文:元昊有事的时候,您的父亲(指范义庄)在西边的边疆。
- 注释:元昊是西夏国的建立者李元昊,他在位期间西夏国强盛一时。
- 诗句:“有谋者三人,负气不受羁。”
- 译文:有三个智谋之士,他们生气勃勃,不愿意被束缚。
- 注释:这里的“有谋者”指的是范义庄及其三位谋士。
- 诗句:“薄游塞上观,经略能自期。”
- 译文:他们轻装上路,登上了塞上的高地,谋划国家大事,能够自主地规划未来。
- 注释:这里的“薄游”指的是范义庄及其三位谋士的行动。
- 诗句:“长啸示已志,赋就崆峒诗。”
- 译文:他们高声长啸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并创作了《崆峒诗》。
- 注释:这里的“长啸”指的是他们的行动,而“赋就”则是创作的意思。
- 诗句:“欲献耻自售,不献无由知。”
- 译文:他们想要向皇帝展示自己的才能以谋取功名,如果不这样做就没有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
- 注释:这里的“献耻”指的是展示自己的才能,“自售”是指自我推广。
- 诗句:“于焉砻大石,铁笔写其词。”
- 译文:于是他们用大锤凿出坚硬的石头,并用铁笔在上面书写文字。
- 注释:这里的“砻大石”指的是用锤子凿出坚硬的石头,“写其词”是指用铁笔书写文字。
- 诗句:“壮夫拽以行,三人哭相随。”
- 译文:有力量的壮汉拖拉着他们前行,三人一同哭泣。
- 注释:这里的“壮夫”指的是有力量的男子,“拽以行”是指拖着他们前行。
- 诗句:“尊公忽有闻,惊问何其奇。”
- 译文:您的父亲突然听到了这个消息,惊讶地问他们为何如此出众。
- 注释:这里的“尊公”指的是范义庄的父亲。
- 诗句:“召之与相见,欲用还踌躇。”
- 译文:他召见他们并与他们相见,想使用他们时又犹豫不决。
- 注释:这里的“召之”指的是召见他们,“与相见”是指与他们见面,“欲用还踌躇”是指想使用他们但又犹豫。
- 诗句:“一人虽肯留,两人竟西驰。”
- 译文:其中一个人虽然愿意留下,但另外两人却最终决定向西离去。
- 注释:这里的“一人”指的是其中一个人,“肯留”表示愿意留下,“两人竟西驰”则表示另外两个人最终还是决定离开。
- 诗句:“尊公恐失士,亟令急骑追。追之不复返,昊也倚为师。”
- 译文:您的父亲担心失去贤才,立刻命令急忙追赶的骑兵。但是追赶的人再也没有回来,您父王因此把范义庄当作老师来看待。
- 注释:这里的“恐失士”指的是担心失去人才,“亟令急骑追”是指急忙命令骑兵追赶,“昊也倚为师”则表示你父王因此把范义庄当成老师来看待。
这首诗通过描绘范义庄北上的经历,展现了他的智谋、勇气和忠诚。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