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少年
忆少年,词牌名。又名“十二时”、“桃花曲”、“陇首山”。晁补之创调。双调四十六字,前片两仄韵,后片三仄韵,亦以入声部为宜。两结皆上一、下四句法。亦有于过片处增一领格字者。
忆少年 · 怨别
沉沉永夜,阑干芍药,娇容沾雨。分明五更梦,也泪流如许。 云水漫漫江北路,盼不到、客帆停处。鸳鸯渡边树,记郎从此去
忆少年 · 寒食
池塘绿遍,王孙芳草,依依斜日。游丝卷晴昼,系东风无力。 蝶趁幽香蜂酿蜜。秋千外、卧红堆碧。心情费消遣,更梨花寒食
忆少年
年时酒伴,年时去处,年时春色。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 念过眼、光阴难再得。想前欢、尽成陈迹。登临恨无语,把阑干暗拍
忆少年 · 陇首山
陇云溶泄,陇山峻秀,陇泉呜咽。行人暂驻马,已不胜愁绝。 上陇首、凝眸天四阔。更一声、塞雁凄切。征书待寄远,有知心明月
忆少年
。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名篇之一。 “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出自于毛泽东同志1965年8月23日写给贺子珍的信。这首诗原为《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一首词作。 "记否?到中流击水,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出自于毛泽东同志1965年8月23日写给贺子珍的信。这首诗原为《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一首词作。 "记否?到中流击水, 惊涛拍岸
忆少年 · 别历下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忆少年
忆少年,词牌名。又名“十二时”、“桃花曲”、“陇首山”。晁补之创调。双调四十六字,前片两仄韵,后片三仄韵,亦以入声部为宜。两结皆上一、下四句法。亦有于过片处增一领格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