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之淳
春来日日起狂风,不分南北与西东。 行客怕风兼怕水,几时上得吕梁洪。 注释: 《竹枝词·春来日日起狂风》是明代诗人唐之淳所作,描述了春天来临之际的狂风暴雨景象。 春来日日起狂风:春天到来时,天空中突然刮起了狂风。 不分南北与西东:狂风来势凶猛,没有方向和界限。 行客怕风兼怕水:行走在外的人害怕狂风和暴雨。 几时上得吕梁洪:什么时候能够渡过吕梁洪?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来之际的狂风暴雨
注释:新黄河与老黄河相连,河上船多如同蚂蚁阵。一派渔歌仿佛天籁,让人感叹人间真美。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黄河两岸渔民繁忙的景象。诗中“新黄河接老黄河,河上船同蚁阵多”形象地描绘了黄河两岸渔民劳作的场景。诗人通过比喻,将船比作蚂蚁阵,生动地展现了渔民们辛勤劳作的情景。接着,“一派棹歌天上落,分明口口叹阿㗻”则进一步描绘了渔民们劳作的欢快氛围。这里的“棹歌”指的是渔民划船时发出的声音
【注释】 金龙王:河神的别称。 河干:即今洛阳城西北,黄河与洛河交汇处。 刲羊:宰羊。 烧酒:指祭祀所用的酒。 杯盘:指祭品。 乞好风:祈祷神灵保佑。 行半月:走了半个月。 衣冠:指祭祀用的礼服冠饰。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洛阳河干参加庙会的情景,反映了唐代民间风俗之一角。诗中“金龙王庙在河干”,“河干”是指洛阳城的西北面,是黄河与洛河汇合之处。“刲羊烧酒上杯盘”,描绘出当地居民祭祀时杀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题型。本题是综合选择题,既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又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从题干来看,此诗为五言绝句,所以考生在作答时一定要结合全诗分析。“绿苔生碧阶”,点出了时间,即雨过天晴之后;“如何跬步间,竟作万里乖”,写景中暗含了抒情,表达了诗人对高公子的思念之情
注释: 鹰攫鸟呈公相:比喻抓住坏人,就像抓住了一只鹰和一只鸟。 海西黄鹰双翅团:形容黄鹰的翅膀展开的样子。 绣帽锦韝霜日寒:意思是黄鹰头上戴着用彩色丝线织成的帽子,脚上穿着锦缎制成的鞋。在霜冷的阳光下显得分外耀眼。 忽然乘风张老拳,批杀鸱枭松树端:突然之间,黄鹰乘着风势张开爪子,向树上的鸱枭(一种猛禽)猛扑过去,将之击毙。 身轻势急飞复堕,枭鬼无声鹰眼怒:虽然黄鹰的身体轻盈,动作迅速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雪水烹茶 - 关键词解释: “雪水”通常指的是非常清澈且纯净的山泉水,而“烹茶”则是一种传统中国茶道中的重要环节。 - 译文: 使用来自山顶的清澈水源来煮制龙井茶,展现一种超凡脱俗的品味。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生活品质的极高追求,以及通过自然之物来净化心灵和提升精神层次的愿望。 2. 枪旗开雨叶,风浪熟天华 - 关键词解释: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诗的题目是《送敷竺昙住义乌双林寺二十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双林古名刹,婺女之乌伤。 “双林”是佛教用语,指双林寺,位于中国浙江省金华市。“婺女”,即婺源,古称婺州,是中国江西省的一个县。“乌伤”是古地名,今属安徽省黄山市黟县。 云出汉水白,云归山气黄。 “汉水”是长江的最大支流之一,发源于陕西省,流经多个省市,最终汇入长江
盘谷先生贤伯叔,棣萼荧荧照岩谷。 伯也仕宋不仕元,叔也居家不干禄。 一门恂恂服儒雅,讲道哦诗化乡族。 白云原上扫烟霞,桐君山中友麋鹿。 当时故老歌黍离,前代龙头秉钧轴。 先生谢病王公起,方守再来留相辱。 弟兄心事向谁诉,钓台苍苍江水绿。 百年寿考摧栋梁,双冢青葱荫松竹。 幽光潜德谁所写,阡表埋名耀珠玉。 荣名过眼等流电,节义于人有馀馥。 后来孙子亦多贤,带经锄田故山麓。 到今过者仰高风
注释1:潋子:指江中的水,滟滪堆。 注释2:防潋子向中流:为了防止船只在滟滪堆处翻沉。 注释3:外倒风多里倒忧:意思是说,虽然外面倒着船,但是里面倒着的是风。因为风会推着船前进,所以尽管外面的风很大,里面的船却是逆着风行驶,反而感到忧虑。 注释4:邳州徐州又济州:邳州、徐州、济州分别是古代中国江苏、山东等地的地名,这里指的是从邳州开始,经过徐州,最后到达济州,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济南市一带。 赏析
【诗句释义】 竹坡辞为汤公子赋 我站在山丘之上,仰望着高峻的岩石和幽深的山谷。浓密的竹林覆盖着我,它们的影子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深邃。烟雾弥漫在天空中,仿佛在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山坡上的人们相约一起,他们依偎在大树下,享受着凉爽的荫蔽。他们用竹笋编织成帽子和裙子,制作出美丽的秋叶衣裳。他们用高大的树枝做成钓鱼竿,到溪流中去钓鲤鱼、鲂鱼。他们还用竹子做成玲珑剔透的管子,收集天上的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