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之淳
堤上行 桃枝着叶杨枝软,芹芽出土蒲芽短。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里堤上的景象。桃树枝上新长出的叶子娇嫩柔软,而杨树枝则显得较为粗壮。同时,芹菜的嫩芽从土中探出头来,而蒲草的嫩芽则相对较短。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春季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 堤边人唱踏春词,河豚吹雨晴江暖。 这句话则是描述了堤上人们的活动。他们一边唱歌一边行走在堤上,享受着春天的美好。而河豚鱼的出现则为这美好的一天增添了几分趣味
【注释】旅夕:即“旅夜”。 【赏析】《旅夜》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诗中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句“风餐雨宿岂堪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旅途的艰辛与不易。第二句“夜夜船移处处村”,描绘了在船上漂泊的孤独与无助,以及沿途村庄的景象。第三句“更有无情是明月”,表达了诗人对明月的感慨。明月自古以来都是离愁别绪的象征,而诗人此时正身处异地,面对明月不禁心生感慨
注释:我渴了就喝,饿了就吃,醒来得晚,好山任我看。几回落日东风里,船过邮亭总不知。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山水田园风光的诗作。首句“渴饮饥餐睡起迟”,形象地描绘出了诗人在山水田园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画面,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第二句“好山随意看多时”,则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山水的欣赏和留恋之情。第三、四句则是诗人的即景之作,他看到夕阳西下,东风微拂,船儿驶过邮亭,却浑然不觉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与表达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抒情诗。 第一句:“陌上暮春”描绘的是春天在乡村的景色。这里的“陌上”指的是乡村的道路,而“暮春”则是春天即将结束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在乡村的道路上,春天已经走到了尽头。 第二句:“斗草听莺非我事,傍花随柳亦闲人。”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的写照。这里的“斗草”是一种游戏,而“听莺”则是聆听黄鹂鸟的叫声。诗人表示,这些活动并不属于他的事情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本诗是杜甫在龙涡驿写的,诗人通过描绘龙涡驿的美景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首联:“龙涡驿对凤凰洲,五色云中玉气浮。”龙涡驿对凤凰洲,五色云中玉气浮。龙涡驿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置,治所在凤翔府(今陕西省宝鸡市)。龙窝驿,古地名,即今陕西宝鸡市凤县西南六十里的龙窝铺。“对”字,写出了龙涡驿与凤凰州的地理位置关系。龙窝驿是唐代的驿站
【解析】 本诗以“喜雨”为题,描写了诗人在山青水秀的江南春景中观赏细雨时的感受。全诗写景生动优美,意境深远,语言清新明快。 第一句写归来雁影中流见。 第二句写过去钟声两岸闻。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过去钟声的记忆和感受,也表现出了江南山水之美。 第三句写日没山青星斗黑。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山的青色与星的黑色对比,突出了山的青翠。 末一句写小龙将雨嫁春云。此句是说春天的细雨如同一位新娘
注释: 青泥白石:青白色的泥土。 净无埃:没有一点尘土。 碧雨红霞:青色的云和红色的霞光。 次第来:依次到来。 瑶池:神话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醉里:酒醉的样子。 借骑:借来坐骑。 阿母:即西王母。小鸾: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这里指西王母的小鸾鸟。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将自然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青泥白石净无埃”,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
诗句释义与译文 年时忆友在吴山,只隔钱塘一水间。 这句诗描述的是过去和朋友一起在吴山(即现在的苏州市)度过的时光,那时他们之间只有钱塘江(即今天的杭州湾)相隔。这里的“年时”指的是过去的岁月,而“忆友”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友人的思念之情。 - 注释:吴山 - 古代苏州的别称,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地。钱塘江 - 古称浙江,是长江下游的重要支流之一,也是杭州的天然屏障。
【注释】 1. 都门:古时候京城的北门。这里指代京城。 2. 抛笔砚:放下笔砚,表示不再写作。 3. 学从征:学习出征打仗的事情。 4. 跨马弯弓:骑马射箭。 5. 事事生:每件事情都能应对自如。 6. 幽并:幽州的北面和并州的南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准备告别京城前往前线的情景。首句“出都门”直接点明了地点,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京城的决心。第二句“欲抛笔砚学从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意象的意思来分析诗意,然后结合选项内容作出正确判断。 “江上”是第一句,点明了题目的地点;第二句写江边山石如马奔腾,江水如龙翻腾,生动地写出了江水湍急的景象,同时烘托出了作者欢快的心情。第三句描写春日江上的景色:冰雪融化了,春天的暖意融融,江水向东流去,直指大海。第四句写江水在石头城下汇合,朝东流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