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之淳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诗句“前月在鲁今在燕,两方对月非偶然”: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转和地理变迁的感慨。"前月"意味着过去的时间,而"今在燕"则说明自己现在身处之地是燕地。这里的“两方”指的是东西方,"对月"则是在描述自己与月亮相对的景象。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时间流逝,但两地同时观赏月亮的景象却显得不寻常,暗示着时空的交错和历史的连续性。 2. 诗句“人怜明月有圆缺,月光却与人周旋”
春思 看尽梨花到柳花,春光只为马头夸。 有时吟断无寻处,小巷东风燕子斜。 注释: 1. 梨花、柳花:指春天盛开的梨花和柳树的花。 2. 春光只为马头夸:春光是那么美好,以至于连马匹都为之夸赞。 3. 吟断无寻处:形容诗歌创作时,有时候会陷入困境,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 4. 小巷东风燕子斜:描述了一个小巷里,东风轻拂下,燕子斜飞的景象
【注释】 受降城:古称受降泽,今内蒙古包头市东北。唐代在此处建有受降城。 沙漠长驱百万兵:指唐太宗时,李靖、李世勣率军大败突厥于碛石(今甘肃敦煌南),收复漠北地区,筑受降城作为屯田戍边的据点。 三边:泛指边远地区。 四海庆升平:四海,指天下;庆升平,指平定叛乱,恢复太平。 【赏析】 诗写唐初边防安定,歌颂太宗的武功,表达对国家统一的欢欣,并抒发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全篇语言简练流畅
注释: 水面上传来吴歌,接上楚歌声声不断。歌声不如水声悠扬动听。解下帆篷摇起船桨,顺流而下经过湖面。一路上满路秋香弥漫,晚荷盛开香气扑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捕捉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诗歌的开篇就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水面上传来的是吴歌,与楚歌声声交织,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这里的“吴歌”和“楚歌”指的是中国南方地区的歌曲
注解: 毗陵:古地名,在今江苏宜兴。 郭外:城郊之外。 早行:早晨出行。 杂占六绝句:即《杂诗六首》。 其三:第三首诗。 楝树:落叶乔木,叶子长圆形,花小,果实紫红色,可入药或作染料。 鸡声:指鸡叫。 鸦:乌鸦。 东边:西边。 门巷:小巷子。 曲:弯曲。 隔墙新见:从墙壁上看才看见。 腊梅华:腊梅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作者在越道中早起赶路的情景。清晨的街道宁静而寂静
【注释】: 1. 西城一何高:多么高峻的城墙啊。西城,指洛阳城西的金墉城。 2. 托基幸得所:幸运地找到了一块好地基。 3. 䃲礴乃其然:坚固的样子。 4. 思昔未版筑:回想以前没有修城。版筑,指筑土墙、城墙。 5. 颓墉荫寒泉:破败的墙壁下流淌着冷冰冰的水。 6. 狌㹳(xīng léi)啸其下:猩猩在下面吼叫。狌㹳,兽名。 7. 荆棘产其间:荆棘丛生其中。 8. 百雉靡寸锥
惠州 雨出蓟北门,已涉辽东境。 驱驰未辞劳,遇胜辄神领。 惠州古名邦,山水甚清紧。 水无龟鱼乐,山有金银矿。 龙蛇画塔庙,象贝充市井。 一从桑海变,此地为民梗。 弃之蕃汉间,清野绝巡省。 孤萤败壁光,老树颓垣影。 方今纡圣念,规取作藩屏。 军麾蔽沙漠,版筑兴远近。 欲令斯民人,恢复旧风景。 愧予厕戎行,登览亦多幸。 夜中起长叹,五月尚寒冷。 时时见宝气,星斗吐芒颖。 平明更前驱,秣马度东岭。
宽河 鸣鼙起前旌,草白露未晞。 中夏失炎暑,晓寒尚重衣。 荐登杨柳颠,屡涉阴涧涯。 面黑衣有垢,黄沙正霏霏。 道狭师旅繁,令严部伍迟。 景晏未投营,人马同饥罢。 钻火爇野草,安能顾甘肥。 月出新筑城,四山若熊罴。 太白西方高,星宿光陆离。 欲飞还故乡,云路风力微。 幸逢尧舜世,伫候河清期。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的诗。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边塞的山川、气候和战争生活
【注释】 1. 通州:指通州县。 2. 涉春尚鲜雨:春天时,还常有雨。 3. 入夏转多风:夏天到来以后,天气变得多变。 4. 扬尘眯人目:尘暴中视线模糊。 5. 鲜云丽璇穹:天空中的云彩绚丽多彩。 6. 夕夜河汉白,朝日旌旗红:傍晚时分,银河映照在天空,显得格外明亮;清晨太阳升起时,红色的旗帜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鲜艳。 7. 驱马出营门,凭高望云中:骑马走出军营,站在高处望着远方的云层。 8.
【注释】 水国:泛指南方的水乡之地。春雨:春天的雨水。鸣:声音。 云开:云消散。远洲曙:远处江边,天刚亮。言指:说话时指点方向。东霞:东方的红霞。 蒋陵钟:地名。在今江苏无锡县南。潮生:潮水上涨。越江渡:越过钱塘江。盍簪:古代男子成婚时的冠饰和礼帽。反遽:忽然。 【赏析】 《送陈中复先生》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借送别之际抒发了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前途的关切。全诗写得含蓄蕴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