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嵩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五岭三江会,星躔应斗牛。 越佗分汉治,宫阙奠羊州。 白云隆北镇,南汇海珠浮。 文物驯开拓,衣冠入鲁邹。 何年轻作改,城角斜分流。 顿令风气泄,百疹生疵忧。 穷极有变通,群公集嘉猷。 东西引泉涧,合注城南陬。 若臂抱心腹,若襟敛重裘。 精淑自此完,祯福交来遒。 人和挽地利
【注释】 太一:指天帝。元始:指天地形成之始。百川汇鸿蒙:百川流入宇宙的混沌之中。淼淼:水波浩渺的样子。门:门户、入口。骊龙宫:神话传说中的龙宫,这里暗指海神居所。鼓入:击鼓进发。珠江潮:珠江口的海浪。堑:沟壑。陀城东:地名。长思:深长的思考。感:感动。良:美好。驱民以从戎:驱使百姓去打仗。海若:大海之神。固有灵:有神灵存在。馘蜺虹:斩断彩虹般的怪物。皞皞:形容和煦温暖的景象。成周:指洛阳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区间,然后结合选项的具体要求,进行筛选、判断,得出正确答案。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重点研读题干中要求的诗句,把握其情感倾向。 题干要求分析诗句,注意关键词“大成乐”、“云”、“鲁”、“齐闻韶”、“麟”、“仪凤”、“师挚”、“武城”
寒食 寒食不寒食,广与邺俗殊。 感此寒食辰,怆然罢琴书。 晋文亦英君,患难与之俱。 而乃忘安乐,弃置绵山居。 注释: 1. 寒食:在农历冬至后的第三个戊日,是古代的清明节。 2. 邺俗:邺城(今河北临漳县)的地方风俗。 3. 怆然:悲伤、凄切的样子。 4. 晋文:即晋文公,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 5. 患难:指国家的危难和人民的疾苦。 6. 罢琴书:停止弹琴读书。 7. 英君:有才能的君主。 8.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分析能力。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的把握,题干设计既包含意象又体现炼字,从“东北有佳人,独抱长吟膝”中的“佳人”“长吟”,“去予尺五天,宛隔中央突”中的“尺五”“中央”,以及“洛社罗襟裾,折简故相屈”中的“襟裾”“折简”,可以看出诗人用词的精练,“振缨时一来,共嗅芝兰室”句中“振缨”指崔少府到任,“时一来”指他经常来访
书平石巷:诗题是写在平石巷壁上的诗句,平石巷是管山的一条小巷。 管山有奇石,其趾沃以平:管山有块奇特的石头,它的脚下铺满了平坦的泥土。 云嘘石作润,雨足郊原青:云儿吹拂着那块石头,使石头变得更加湿润,雨露充足的时候田野一片青葱。 释耕馌垄上,刺史谁知名:放下农具在田埂上休息时,哪个州官能够知道这石头的神奇? 愿言扩同人,与之盟坚贞
``` 东海驱灵鳌,蓬山驾浮岛。千里赴所思,硕人丘中老。 钓竿卷周纶,畏涂释商缴。跃鳞纵深渊,飞鸿信派爪。 孔操鸣猗兰,王孙履芳草。爰有九节根,服之以终老。 诗句释义: 1. 东海驱灵鳌:在东海中驾驭着巨大的鳌鱼进行驱赶。 2. 蓬山驾浮岛:在蓬莱山上乘坐着漂浮的岛屿。 3. 千里赴所思:在遥远的旅途中奔赴心中的思念之地。 4. 钓竿卷周纶:使用着周伦编织的钓竿。 5. 畏涂释商缴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喜陈中阁刘三台二公入会 石门控沙表,空中见中阁。 洒洒遗世氛,勇脱簪缨缚。 蜿蜒迤三台,乌石层城角。 一表李密情,肯以三公博。 东西各天隅,乌兔自腾跃。 梦寐隔蒹葭,中央讵能泊。 幸有缩地缘,共赴香山约。 九老联衣冠,七贤岂遗落。 江湖轸忧君,窈窕聊寻壑。 出岫云何心,归飞鸟自乐。 沉吟续骚雅,图书阐河洛。 与之同逍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人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人日喜晴(译文):在人日这一天,我高兴地看到天空晴朗。 岁律更新序,疑当混沌初。(注释)岁律,指岁时更替的顺序;更新序,意味着岁月开始新的循环。混沌初,混沌未开时的意思。 冥云连岁隔,积雨两旬过。(注释)冥云,暗云;连岁隔,连续的阴天;积雨,长时间的降雨。 鸡犬悽寒晦,牛羊怯陟阿。(注释)鸡犬因寒冷而显得凄凉
【注释】: 1. "忠诚未格天":忠诚没有达到天命。 2. "大风撼我舟":大风吹动我的船。 3. "志仁幸安土":有志之士幸运地安居乐业。 4. "长滩若为留":长长的河滩怎么能留住呢? 5. "柔泥不着石":柔软的泥泞不沾附在石头上,形容船只在风浪中稳稳当当。 6. "傲睨登瀛洲":傲慢地登上了蓬莱仙岛(比喻仕途得意)。 7. "鸡鸣黯月色":鸡叫声黯淡了月光,形容黎明时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