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未格天,大风撼我舟。
志仁幸安土,长滩若为留。
柔泥不着石,傲睨登瀛洲。
鸡鸣黯月色,龙眠聒惊流。
滔天玉雪涌,拍拍驱群牛。
樯颠楫欲摧,衣袽戒且忧。
却忆淮浦吟,整襟法前修。
须臾藉晴曙,长空敛云浮。
青山秀绿树,沽酒听渔讴。
眷眷侧席怀,至德侔商周。
干城有元老,克壮咸嘉猷。
蠢虏诚匪茹,大邦敢为仇。
风狂不过日,阳出阴旋收。
岂尔螳螂资,乃肆当辙游。
直捣向贺兰,勒石燕然陬。
四海瞻皇图,万年固金瓯。
【注释】:
- “忠诚未格天”:忠诚没有达到天命。
- “大风撼我舟”:大风吹动我的船。
- “志仁幸安土”:有志之士幸运地安居乐业。
- “长滩若为留”:长长的河滩怎么能留住呢?
- “柔泥不着石”:柔软的泥泞不沾附在石头上,形容船只在风浪中稳稳当当。
- “傲睨登瀛洲”:傲慢地登上了蓬莱仙岛(比喻仕途得意)。
- “鸡鸣黯月色”:鸡叫声黯淡了月光,形容黎明时分。
- “龙眠聒惊流”:龙的睡眠被吵醒了,使水流惊动。
- “滔天玉雪涌”:像天降的玉石一样汹涌的海浪。
- “拍拍驱群牛”:拍着拍打着驱赶一群牛,形容波涛汹涌。
- “樯颠楫欲摧”:桅杆折断,船桨快要被掀翻,形容船只在风浪中摇摇欲坠。
- “衣袽戒且忧”:衣服破烂,警戒着可能的危险。
- “却忆淮浦吟”:回想起在淮水边的吟咏。
- “整襟法前修”:整理好衣襟,效仿先贤。
- “须臾藉晴曙”:片刻之间,趁着晴朗的早晨。
- “长空敛云浮”:天空中的乌云飘散,露出一片蓝天。
- “青山秀绿树”:青翠的山峦,绿色的树木。
- “沽酒听渔讴”:买些酒,聆听渔民的歌声。
- “眷眷侧席怀”:深深怀念着。
- “至德侔商周”:德行可与商朝或西周相比。
- “干城有元老”:国家有像元老那样的忠臣。
- “蠢虏诚匪茹”:那些野蛮的敌人真是不值得考虑。
- “大邦敢为仇”:强大的国家怎能容忍敌人的侵略。
- “风狂不过日”:即使狂风肆虐,也只是一时的现象。
- “阳出阴旋收”:太阳出来,阴气就会消退。
- “岂尔螳螂资”:难道你们这是小虫般的野心吗?
- “乃肆当辙游”:竟然肆无忌惮地到处游荡。
- “直捣向贺兰”:直接攻打到敌人的核心地区贺兰山。
- “勒石燕然陬”:在贺兰山刻石记功。
- “四海瞻皇图”:天下人都在观望皇帝的宏图伟业。
- “万年固金瓯”:万年江山永固,金瓯无缺(比喻国家的领土完整、政权稳固)。
【赏析】:《行役至皖城闻北都报急旋楫夜过芜湖暴风汹浪幸舟靠岸偶成呈少司空王滨湖》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自己作为朝廷大臣的责任担当。
诗的前半部分主要描写了自己在旅途中的遭遇和心境。“行役至皖城闻北都报急”表明自己正在前往皖城的路上,得知北方发生紧急情况。“忠诚未格天,大风撼我舟”表达了自己对于朝廷忠诚未被理解的无奈,同时也描绘了当时狂风暴雨的情景。“志仁幸安土,长滩若为留”则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却心怀志向和仁爱之心,希望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后半部分则主要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自己作为朝廷大臣的责任担当。“东海有勇夫,莫谓身事微”描绘了东海之畔的英勇战士,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坚定信念。“社稷如磐石,公侯谁敢欺”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政治立场,认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任何个人都无法侵犯。“干城有元老”,表达了自己作为朝廷大臣的责任担当,时刻准备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以及自己作为朝廷大臣的责任担当。同时,也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