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我对问社,误看周人栗。
千载嘘遗风,竞言淬刀笔。
吹疵摘细故,脔胾凌万物。
哀我同胞民,楚钳剥肤骨。
谁将一拯之,春和布穷窟。
我爱王阳冈,明刑在钦恤。
【注释】
①宰我:孔子的弟子,名有若。春秋时鲁国人,曾与孔子论礼。
②社: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
③周人栗:比喻古代周代的人。
④千载:千年,指很长时间。
⑤胾:肉块。凌万物:凌驾于一切事物之上。
⑥楚钳:楚国的铁钳,比喻残酷的统治。剥肤骨:形容百姓遭受剥削。
⑦春和布:春天温暖了大地,比喻施政得当。穷窟:穷苦的深渊。
⑧王阳冈:即王充,东汉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提倡“气盛理辨”,反对迷信。
【赏析】
《又赠别王阳冈赴召二首》是一首讽刺诗,通过描写王充在封建社会中的处境,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压迫。
第一首的前两句“宰我对问社,误看周人栗”是说:孔子的弟子宰我,被问及是否要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他误认为要祭的是周代的人,因而回答是周朝的人。这里用一个典故来讽刺当时统治者对人民的统治。周代是奴隶社会制度,奴隶主贵族统治阶级对奴隶和平民实行残酷的压迫。
第三四句:“千载嘘遗风,竞言淬刀笔。”是说:千年以来,这种暴虐的政治遗风还在吹拂着人们的心灵。人们还争相学习使用锋利的刀子和笔。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讽刺那些仍然坚持暴政的人们还在继续残害人民。
第五六句:“吹疵摘细故,脔胾凌万物。”意思是讽刺那些善于吹毛求疵、挑拨离间、制造矛盾、破坏团结的人,就像把肉切成小块来凌驾于一切事物之上一样。这两句话的意思讽刺那些不择手段地残害人民的奸佞之徒。
最后两句:“哀我同胞民,楚钳剥肤骨。”意思是哀叹我那被迫害的同胞们啊,你们遭受着像楚王那样的酷刑,被剥去了身上的皮肤和骨头。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讽刺那些残暴的统治者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
第二首的前两句“谁将一拯之,春和布穷窟”是说:谁能拯救我那受迫害的同胞们呢?只有春风化雨才能把他们从黑暗中拯救出来。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讽刺统治者没有能力去解救被迫害的人民。
后两句:“我爱王阳冈,明刑在钦恤。”意思是我喜爱王充这个人,因为他知道怎样实行严明的刑法,并且注意关心人民的疾苦。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赞扬王充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他懂得如何正确地处理问题,并关心人民的命运。这是诗人对王充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