踞榻罗浮峰,曾识博罗簿。
遗爱垂贞珉,大道式章甫。
委吏尚可为,况乃民父母。
子行适京山,勉旃在师古。
【注释】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博罗,县名,在今广东。遗爱垂贞珉,遗爱,即遗爱碑。垂,悬挂。贞珉,石碑。章甫,礼帽或礼帽形物。
委吏,官吏。
师古:指孔子,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赏析】
《赠陈三尹之京山》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五律诗。此诗是送别之作。全诗以“子行适京山”一句开头,点明了题旨。
第一联:踞榻罗浮峰,曾识博罗簿。
“踞榻”二字,形象地写出了作者送行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也表现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
第二联:遗爱垂贞珉,大道式章甫。
“遗爱垂贞珉”,意思是把遗爱铭刻于石。这里用典。
“大道式章甫”,意思是大道上可以戴礼帽。作者在这里以孔子为榜样,鼓励友人像孔子一样做官,并希望他做一个有道义、有修养的官员。
第三联:委吏尚可为,况乃民父母。
“委吏”,是指主管赋税的小官。这里比喻为老百姓办事的官员。
“况乃”,连词,表更进一层。
“民父母”,意思是百姓的父母官,这里用典。作者用典,是为了勉励陈三尹要像孔子一样关心百姓疾苦、治理国家大事。
第四联:子行适京山,勉旃在师古。
“子行”,是说陈三尹即将离开京城。“适京山”,意思是去北京。
“勉旃”,同“勉哉”,意思是努力啊。这里是劝诫之意。
“师古”,这里是指孔子。
【译文】
我坐在床铺上眺望罗浮山峰,曾经认识过博罗县的簿记。
遗留下来的美德如同镌刻在石头上的碑文,大路之上可以戴礼帽。
小官也可以为百姓办事,更何况你是百姓的父母。
你将要出发去京城,希望你在老师那里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