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有佳人,独抱长吟膝。
去予尺五天,宛隔中央突。
洛社罗襟裾,折简故相屈。
振缨时一来,共嗅芝兰室。
忽然风雨惊,乍走龙蛇笔。
莫是左太冲,深衣变君实。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分析能力。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的把握,题干设计既包含意象又体现炼字,从“东北有佳人,独抱长吟膝”中的“佳人”“长吟”,“去予尺五天,宛隔中央突”中的“尺五”“中央”,以及“洛社罗襟裾,折简故相屈”中的“襟裾”“折简”,可以看出诗人用词的精练,“振缨时一来,共嗅芝兰室”句中“振缨”指崔少府到任,“时一来”指他经常来访,“嗅芝兰室”表明他的来访是与主人一同欣赏诗书的雅兴。“忽然风雨惊,乍走龙蛇笔”句中“龙蛇笔”是指崔少府的书法。结合注释可知,这首诗是诗人在得知好友崔少府入京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1)东北有佳人,独抱长吟膝。
(2)去予尺五天,宛隔中央突。
(3)洛社罗襟裾,折简故相屈。
(4)振缨时一来,共嗅芝兰室。
(5)忽然风雨惊,乍走龙蛇笔。
赏析:
第一首写崔少府的到访。“东北有佳人,独抱长吟膝。”东北,即长安之北。佳人,喻指好友。独抱长吟,形容好友独自一人在长安城中徘徊沉思。“去予尺五天,宛隔中央突。”五天,指五天前。中央,指洛阳。洛阳与长安相隔千里,中间隔着洛阳城。“洛社罗襟裾,折简故相屈。”“洛社”是东汉洛阳城内的一种官办集会,“罗襟裾”指穿罗衣。洛阳城内官办集会上,崔少府与作者相遇,彼此都感到惊喜。
第二首写崔少府的到访和与作者的相聚。“振缨时一来,共嗅芝兰室。”振缨,指崔少府的冠带,缨,帽带。“时一来”,偶尔来访。“共嗅芝兰室”表明他们的来访是与主人一同欣赏诗书的雅兴。
第三首写崔少府的来访和与作者的相聚。“忽然风雨惊,乍走龙蛇笔。”龙蛇,指书法。“忽然风雨惊”比喻崔少府的书法气势磅礴,犹如狂风骤雨般地震动了人们的心灵。“乍走龙蛇笔”则说明崔少府的书法如龙飞凤舞,气势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