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焘
金沙江西行十首西行 江水当门绿,幽栖百虑融。 烟霞红叶岸,鸡犬白云中。 果熟收寒栗,蔬香摘晚菘。 此乡无梦寐,一夜听松风。 注释: - 江水当门绿:江水流淌的声音仿佛是绿色的波浪在拍打着门户。 - 幽栖百虑融:在幽静的环境中,所有的忧虑和烦闷都融入了这片宁静之中。 - 烟霞红叶岸:岸边的景色像是被烟雾和晚霞染成了红色,给人一种温暖而梦幻的感觉。 - 鸡犬白云中
金沙江西行十首·西行注释: 1. 岩关横绝处 - 描述的是一处地势险峻的关口,横亘在江边。 2. 石栈曲盘盘 - 石栈曲折盘旋,盘绕在山间。 3. 寒月临江白 - 寒夜中明亮的月光照耀江面,形成一片白色。 4. 悲笳入夜阑 - 悲伤的胡笳声随着夜色渐深而愈发凄厉。 5. 草枯云磴滑 - 草已干枯,云梯变得滑腻,暗示天气寒冷。 6. 叶落马蹄干 - 树叶飘落,车轮压过留下的痕迹已经消失不见。 7
金沙江西行十首·西行 沙岸绿沄沄,江晴暖欲曛。 碧融千嶂雪,绿涨一川云。 犀浦野花发,螺塘塞草薰。 村村农务早,布谷趁春分。 注释: ①金沙江:长江上游金沙江段,即金沙江流经云南、四川、贵州三省的一段。 ②沄沄(wēn):水流貌。 ③千嶂:万重山峰。 ④犀浦:山名,在今四川雅安东。野花:指野花盛开。发:开花。 ⑤螺塘:山名,在云南大理附近。塞草:山间草丛。薰:花香。 ⑥布谷:鸟名,俗称布谷鸟
【赏析】这两首诗都是写景,但是一咏春景,一咏秋景,一写近景,一写远景。 第一首“游玉龙祠”,是说游览玉龙祠。玉龙祠是一处古迹,位于山东临沂市苍山县境内。《元史•张文海传》载:“文海以明经荐为莒州学正……后迁沂州知州,以疾告老,卒于家。”《元史》所记载的地点与玉龙祠位置相符。 第二首“游玉龙祠”是说游览玉龙庙(或玉龙阁)。玉龙庙在山东临沂市苍山县西北四十里,始建于唐,宋、元均有修葺。据《琅琊山志》
诗句释义: 1. 西行无热客,一路傍寒流。 - 描述了诗人西行的旅途,沿途风景寒冷而荒凉。 2. 风雨边关夕,江山落叶秋。 - 描绘了边关的夜晚,风雨交加,以及秋天时,江山上树叶飘落的景象。 3. 斜阳馀战垒,野渡舣渔舟。 - 在夕阳的余晖中,可以看到战争留下的战垒,而在郊外的小河边,停泊着几只渔船。 4. 此日田家乐,劳生得四休。 - 这一天,农夫们正在享受他们的闲暇时光,诗人也感到身心放松
诗句释义 - 片石:指一块石头。 - 磨寒月:形容月亮被石头的冷色所影响,显得更加寒冷清冷。 - 五花:指五彩斑斓的颜色。 - 镌赤纹:刻有红色图案或花纹。 - 铜曾标汉柱:铜制的柱子在古代常作为权杖使用,象征着皇帝的权力和权威。 - 鼓拟篆周文:模仿周代的篆书,这是一种古老的书法字体。 - 宝镜:珍贵的镜子,比喻事物的重要性。 - 秋水:秋天的水面,通常用来比喻清澈透明或者平静的水面。 -
【解析】 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首联:“平楚望苍茫,寒云接大荒”。 “平楚”指平原,这里借指中原大地。“苍茫”,无边无际的样子。“寒云接大荒”,指天边的云彩和辽阔的原野相连。这一句的意思是:放眼望去,中原大地茫茫一片。 颔联:“雪融泉喷玉,沙净夜流霜。” “雪融泉喷玉”,形容泉水如玉般清澈晶莹。“沙净”,指沙子被洗刷得干干净净。“夜流霜”
金沙江 金沙江,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青海省与西藏自治区交界处的青藏高原。在四川省宜宾市境内,金沙江与岷江相汇,形成长江第一大河。 西行:向西行进。这里指沿着西行方向行进。 青螺色:形容山峦重叠、云雾缭绕的景象,如同青色的螺壳。 碧玉城:比喻清澈透明的江水,就像一块块碧绿的玉石。 石不转:水流湍急,石头被冲刷得非常光滑,不再滚动。 滩静:江边沙滩上的水流平缓,没有波浪。 月无声:月光洒在水面上
金沙江向西流过十首歌 旧是桃花源的路,仙庄幸好可以居住。 人给牛米外,家有鹤租余。 石影来自唐术,仙踪托于子虚。 荒僻之处有许多事情,闲话意何如
金沙江西行(其一) 落日大江头,江分远近流。 华阳此黑水,塞月古梁州。 注释: 1. 落日大江头:落日时分,站在江头远眺。 2. 江分远近流:大江分为远近两段,分别流向不同方向。 3. 华阳此黑水:华阳是今四川省广元市一带,此处指四川境内的黑水江。 4. 塞月古梁州:塞月即塞外之月,指甘肃、宁夏一带。古梁州是古代的地名,这里借指甘肃境内的兰州。 译文: 夕阳下,站在江头远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