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薰
三月四日游大云寺分韵得三字佛龛多题名韦独抗段文昌李景让郑愚四人者可考王文穆吕正闵治平嘉祐间过此亦有笔迹因以诗记 注释: 野寺依绝壁,化身满诸龛。 后前莽难测,千亿纷相参。 妙斫谢斤斧,高楼轶烟岚。 旁行栗危栈,俯瞰惊深潭。 岁月浸荒老,苔藓争封函。 亦有好事者,增饬施朱蓝。 经营定自图,谍雅奚未暗。 款识或可辨,上下试与探。 远徵固寂寞,近取才二三。 开元韦庶子,剖符剑之南。 咄嗟檀施开
【注释】 1. 十五日:即十五日。大慈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登:登上。楼:即“楼阁”。得远:即“得楼”。 2. 重楼:多层的楼阁。得云气:形容楼阁的雄伟壮丽。深稳:指楼阁高峻、坚实。户牖(yǒu):门和窗子。谁能发关键:谁能够控制这些门户?关键,比喻控制要害部位的关键人物。 3. 楼下轮蹄涣散驰:指车马喧哗,尘土飞扬。 4. 行人一顾不容返:行人经过,不能停留。 5. 我辈:我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全诗共八句,以下是诗句和译文: 1. 春愁醉人心,洒面呼不醒。 春天的忧愁让人陶醉,但醒来时却无法摆脱。 2. 出门却入门,兀兀度晨暝。 出门又回到了家门,度过漫长的夜晚。 3. 昨游欣有得,水镜谢磨莹。 昨日出游非常高兴,像水镜一样清澈明亮,像磨石一样坚固。 4. 岂惟胜纷华,颇复造禅定。 不仅仅胜过世俗繁华,还能达到修行的境地。 5. 君看青云士
注释: 1. 入门仿佛记曾来:进门时仿佛记得曾经来过。仿佛,好像;记,记忆;来,来访。 2. 问讯乃非也:向山僧打听,他却说不是。 3. 戏题绝句:作一首即兴的诗。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净名院游览后,与山僧对话,被山僧以“不是”二字打发的情景。诗人对山僧的回答感到困惑和惊讶,但又觉得山僧的回答似乎很有道理,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即兴的绝句。 首句“入门仿佛记曾来”,表达了诗人刚进入净名院时的感觉
【注释】: 世间形:指世间的形貌。巧媚:指巧妙迷人的东西。安排:指有意为之。真:指真实。非真:指非真实的事物。犹足喜:仍可令人感到高兴。得来:得到。聊寄:姑且寄寓。梦中身:梦中的形体。 【赏析】: 这是一首题写于净名院的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平仄相对。前两句是第一句的扩展,后两句是第二句的扩展。全诗以“问讯乃非也”为主旨,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悟。诗人用“世间形似巧迷人”
丙寅岁秋再抵长松奉等慈师入城作诗记一时事 丙寅年秋天,我再次抵达长松寺,奉侍诸位慈悲的老师进城并作诗记录当时的事件。 前来送师归,今日迎师去。 前来的人为我送师回乡,今天我为老师迎接归来。 送迎我何劳,师乃困行路。 前来的人为我送师回乡,而我则在老师的路途上遇到困境。 天将归谁尤,耗斁此下土。 天将归去,谁能责备我们呢?我们耗尽了人间的福祉和财富。 一水祸未忘,旱势复如许。
野寺依绝壁,化身满诸龛。 后前莽难测,千亿纷相参。 妙斫谢斤斧,高楼轶烟岚。 旁行栗危栈,俯瞰惊深潭。 岁月浸荒老,苔藓争封函。 亦有好事者,增饬施朱蓝。 经营定自图,谍雅奚未暗。 款识或可辨,上下试与探。 远徵固寂寞,近取才二三。 开元韦庶子,剖符剑之南。 咄嗟檀施开,至今为美谈。 墨卿少羁窭,节旄晚毵毵。 乐和盛家法,国垢犹包含。 郑氏虽世儒,蛮祸竟莫戡。 旧相粤冀级,经从各停骖。
重楼得云气深稳,户牖谁能发关键。 楼下轮蹄涣散驰,行人一顾不容返。 好游独是我辈闲,褰衣直上相推挽。 层轩危槛倚欲遍,更假胡床同息偃。 西南繁会惟此都,昔号富饶今已损。 填城华屋故依然,孰为君王爱基本。 茫茫八表聊纵目,情知日近长安远。 白云浩荡飞鸟没,玉笙凄凉红纷晚。 梁王吹台得李杜,黄公酒垆醉嵇阮。 高峰千载凛莫攀,与世相浊徒混混。 荷衣蕙带芙蓉裳,野服犹堪敌华衮。 去梯熟复共君谋
春愁醉人心,洒面呼不醒。 出门却入门,兀兀度晨暝。 昨游欣有得,水镜谢磨莹。 岂惟胜纷华,颇复造禅定。 君看青云士,窘步争捷径。 铿尔讵舍瑟,硁乎方击磬。 何曾顷刻闲,通夕不遑瞑。 彼应疾此固,我亦恶夫佞。 人生出处耳,山林与朝廷。 迟迟岐路间,去就须审订。 宁为龟曳涂,勿作马旋泞。 羲驭靡容勒,风船犹可碇。 但令尊不空,敢惮室垂罄。 更结汗漫游,后期君速听
前来送师归,今日迎师去。 送迎我何劳,师乃困行路。 天将归谁尤,耗斁此下土。 一水祸未忘,旱势复如许。 小民惟怨咨,惜莫知其故。 径须凭佛力,庶可回帝怒。 自怜操持约,一念寄香缕。 氤氲才上彻,云色暗窗户。 数声跳珠急,忽已忘处所。 老僧笑谓我,水旱要有数。 德非与天通,造请辄违拒。 官岂真德人,天意遽相与。 更看鞭雷公,滂沛逐飞驭。 定身固如如,未始间行住。 抗走不少停,政恐尘埃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