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应辰
端午帖子词皇帝阁 王业艰难素所知,岁单喜见献新丝。 盘中更进长生缕,却记亲蚕茧馆时。 注释: 1. 王业艰难素所知:指国家的事业虽然困难重重,但我知道其中的艰辛。 2. 岁单喜见献新丝:每年的这个时候,我很高兴看到贡奉的新丝线。 3. 盘中更进长生缕:盘子里不断添加的长寿丝线,象征着健康和长寿。 4. 却记亲蚕茧馆时:然而,我还记得以前养蚕抽茧的情景。 5. 蚕茧馆:古代官府设立的蚕室
注释:太上皇帝在端午佳节赐给大臣们帖子,上面写着:“水殿风来细,槐庭日度迟。圣心无外累,动息自随时。” 赏析:这首诗是太上皇帝在端午节赐给大臣们的帖子词,表达了他对臣子的关怀和爱护之情。 水殿风来细,槐庭日度迟。 注释:水殿指的是皇帝的居所,风来细意味着风轻轻吹过,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槐庭则是指皇宫中的庭院,日度迟意味着太阳落得晚。这两句诗描绘了皇帝的居所和庭院的景象,展现了皇帝的悠闲和安逸。
【注】太上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端午帖子词:端午节时,皇帝赐给大臣的祝寿词。金碧丛中翠艾垂,正当午日一朝时:端午时节,皇宫里用金和碧玉装饰的菖蒲插满庭院,正值午日,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君王自进长生缕,细剪菖蒲泛玉卮:皇帝亲自把长命缕(一种用五色丝制成的线)送给我,让我用细长的剪刀剪出菖蒲的形状,在酒杯里倒上酒,一起喝。赏析:这首《端午帖子词》是作者为唐玄宗所写的,表达了他对皇帝长寿的美好祝愿
端午帖子词皇帝閤 端午时节,阳光明媚,雨露和煦,大自然与天地间万物共庆这个特别的日子。在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时刻,人们纷纷祈求上苍的庇佑,愿家家户户都迎来丰收的喜悦。 欲识天颜喜,农家麦有秋。 此句描绘了一幅田园景象:在端午这一天,田野里的农民正期待着丰收的季节,盼望着五谷丰登、秋实累累。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也是对农事活动的重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赏析:
端午帖子词皇帝閤 永日虽祥郁,风生殿阁凉。 圣心非独乐,均施遍多方。 注释 - 永日:长时间 - 祥郁:祥和、喜悦 - 风生:风拂面而来 - 殿阁:宫殿 - 凉:凉爽 - 圣心:圣洁之心 - 独乐:独自享受 - 均施:普遍施予 - 遍方:各方 赏析 这首《端午帖子词皇帝閤》是宋代诗人汪应辰的作品,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祝福。诗句“永日虽祥郁,风生殿阁凉”描绘了节日的喜悦气氛以及清凉的殿阁
【注释】: 太上皇帝:指唐玄宗李隆基。閤端午(guā wǔ dàn)帖子:端午节的祭文。帖子,古代一种书写在绸布、丝绸上的文书,多用于祭祀、拜表等场合。“閤”是合在一起的意思。 无累:没有拖累。累,拖累,拖累别人。 诚心:诚意,真心。 民:百姓。 薰风:温暖的和煦之风(这里指的是春风)。解愠:解除心中的烦闷。愠,恼怒,烦恼。 助尧仁:帮助尧帝施行仁政。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
注释:太上皇帝在端午这一天发布节日的帖子词,内容如下: 火德正在夏季占据,帝运亨通。 大自然的造化开始时不加以管理,但继照之光明已经降临。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端午节的帖子词,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诗中的“火德方居夏,端符帝运亨”寓意着国家正处于鼎盛时期,而“化工初不宰,继照付重明”则寓意着大自然的造化无需过多的干涉和控制,其自然之光已足够照亮前行的道路
注释: 太上皇帝:指唐玄宗李隆基,他是唐朝的第三位皇帝。 閤端午帖子词:指给太上皇的节日祝寿词。在古代,端午节是皇帝和大臣向太上皇献礼的日子,称为“閤端午”。 和乐天申节:“和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字,他在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任中书舍人,次年因直言进谏而得罪了权臣,被贬为江州司马。“申节”,即表达自己的忠诚。 雍容物外身:雍容,从容不迫的样子;物外,超然物外。 群生蒙长养
端午节贴的词:皇帝阁 万年珍木绿阴成,殿阁微凉次第生。 简静初非拘月令,怀冲履正自心清。 注释: 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民间传说这一天是纪念屈原的节日。皇帝阁,指皇宫中的阁楼。“万年”二字,寓意皇家之尊贵。 万年珍木,意喻皇家之树。绿阴,指树叶茂盛、遮荫如盖的景象。殿阁,指皇宫中的建筑。“微凉”,形容天气凉爽宜人。“次第生”,意为逐渐出现。 简静初非拘月令
【注释】 端午帖子词皇帝閤:指在端午节时,由皇帝亲自书写帖子,贴在门上以祈求平安。 躬行盛德基王化:亲身实践盛德,奠定王者的教化基础。 密赞成谋授帝图:秘密地赞同和支持谋略,授予帝王的计策和谋划。 福及万方天所相:福运遍及万方,得到上天的认可。 祛邪何假佩灵符:驱除邪恶,何必借助于灵符呢?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端午节时为皇帝所写的帖子词,表达了作者对皇帝治理国家、造福民众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