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五言古诗。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解释: 荷锄临涧谷,闲洗种花泥。 荷锄:拿着农具,这里指锄地的动作。 临:面对或接近。 涧谷:山间的小溪流。 闲洗:在空闲时清洗泥土。种花泥:种植花卉的土壤。 陇雉冲人过,溪禽照影啼。 陇雉:指山鸡一类的鸟,常在田间活动。冲人过:突然从人身边飞过。 溪禽:指溪边的鸟类。照影啼:因为影子映在水面上而发出叫声。 雨催菘甲满,风约麦痕低。
【注释】 秋树草堂:即秋草堂,作者的别墅。乔松:高大挺拔的松树。复偏:又偏僻。曲廊:弯曲的长廊。古木:苍劲挺拔的树木。杰构:高耸的建筑物。名泉:有名的山泉。春昼:春天的白天。檐花:屋檐上的花朵。霜晨:霜降时的早晨。岭树:山中的树木。昆弟:兄弟。时导板舆前:时常驾着小轿在前面引路。 【赏析】 此为七言律诗。诗人以“秋树”起兴,点明季节与环境,再通过描写“路指乔松入”“幽居近复偏”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答时,首先读懂全诗,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根据注释、题目和作者写作意图分析即可。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绝句。开头两句“昔爱王孙笔,疏杨映水村”,意思是:当年我喜爱王羲之的墨迹,那疏疏落落的杨柳倒映在水边的村庄里。第三句“浦烟迷钓艇”,意思是:江面上的烟雾缭绕着渔舟。第四句“江色动柴门”,意思是:江面上的景色使得柴门也微微颤动起来。最后两句“复见高人致
【注释】: 风雪山城:指京城。 梅花江北路:指从京城到江南的途中。 荔子岭南诗:指岭南地区的诗歌。因为荔枝产于岭南,诗人用“荔子”代指岭南。 禁漏迟:指宫廷中规定的钟声,表示时间的流逝。 直庐相忆处:指自己与阮亭在直庐中的相遇之处。 应遣故人知:意思是希望阮亭能够知道我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友人阮亭的。诗人在京城时,曾与友人阮亭一起读书,两人感情甚笃。后来阮亭赴广州任职
送友人归郁洲山。 春明归棹客,栖隐郁洲山。 东溟银汉接,西塞绿蓑闲。 注释:春天的傍晚,我送你回到郁洲山,你隐居在那里。向东溟和西塞分别指代大海和边塞。 澒洞风尘外,烟云杳霭间。 注释:浩渺的天空和无边的云海之外。 东溟银汉接,西塞绿蓑闲。 注释:在东溟和西塞的交界处,绿蓑衣的渔夫悠然自得地垂钓。 奇思兼清兴,扁舟恣往还。 注释:心中充满了奇异的想法,心情也格外舒畅。驾着小舟随意往返。 赏析:
注释: 1.河墅: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 2.春光宜北阜:春天的景色最适宜在北边的高地上。 3.冬日爱南荣:冬天的景色最适宜在南边的荣阳。 4.倚石长廊邃:靠着石头建造的长廊很幽深。 5.当轩曲沼清:面对着窗户下的池塘很清静。 6.荷藏新浴鹤:荷叶下藏着新的浴过的鹤。 7.柳待旧啼莺:柳树等旧的黄莺在叫唤。 8.举趾先畴近:走一步就靠近田野。 9.移家看耦耕:迁移住处来看到农夫耕作的情景。
从汤泉望长城 设险谋虽远,劳人事不经。 万夫成白骨,百雉入青冥。 迢递经岩壑,凭陵矗日星。 大哉尧舜业,荒服与来庭。 译文: 从汤泉(今河北邢台市平乡县)远望着长城的风光。 虽然有险可设,但谋略虽远,劳人事不经。 无数战士成了白骨,无数战旗进入了青天。 曲折绵延经过山岩峡谷,凌空矗立着日月星辰。 伟大的功绩,是尧、舜的功业啊! 荒服之地也来到朝廷。 赏析:
【注释】 1. 冀渭公:即杨嗣复(789—836),字巨源,幽州蓟县(今北京城西南)人。唐宪宗时宰相,封许国公,卒谥文懿。《新唐书》有传。 2. 梅花:指梅妻鹤子的故事。相传唐朝名士孟浩然与妻子隐居于庐山东林寺,过着清苦的生活。他自号“东篱”。他的妻子则号“西岭”,后人称他们为梅妻、鹤子。 3. 寒葩:指梅花。 4. 孤干:即“孤根”的倒文,指梅花枝上一枝独放。 5. 长荫:指长年遮荫。 6.
霏微残夜雨,山路不成泥。——清晨的细雨在山路上留下了点点水渍,道路变得湿滑,行走起来颇为艰难。 旧燕寻巢入,幽禽选树啼。——春天的燕子回到了老巢中,而那些鸟儿则在树木间跳跃歌唱。 秧随春水绿,花向夕阳低。——稻田里的秧苗随春潮上涨而变绿,花儿也随着夕阳西下而低垂着头。 溪上堪行乐,心情付杖藜。——在小溪旁散步是一种乐趣,而作者此时的心情则寄托于那根拄杖之上。 注释:霏微——细微;残夜雨
枕畔传香漏,镫前揽布袍。 天青残月白,渐觉曙光高。 聒耳鸡声蚤,惊心蝶梦劳。 如何霜鬓满,岁月等秋毫。 注释: - 枕畔传香漏:指在枕头旁边听到滴答的计时器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镫前揽布袍:指的是在灯下整理衣服的场景,可能表示准备出门或工作。 - 天青残月白:形容天色由蓝变白,可能是夜晚即将结束的迹象。 - 渐觉曙光高:表示天亮了,阳光越来越明亮。 - 聒耳鸡声蚤:意思是被鸡鸣声吵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