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搢珊
让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 诗句释义: 1. 郭外山头似敔形 - 描述的是远处的山峦形状酷似乐器的图案(敔,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2. 苍苍不改四时青 - 尽管四季变换,但山的颜色始终保持苍翠。 3. 若为乐器声惟止 - 如果这些是乐器的声音,那么它们只会持续发出声音而不会改变。 4. 适类吾生用未经 - 这些景象恰好符合我的人生态度,未曾经历过。 5. 去去渊明归故里 -
湖村八景之一,小湖月上。 湾湾湾处复湾湾,竟把湖村四面环。 落日衔山孤墅晚,游鱼吞饵一竿弯。 波平似镜钩初下,萍乱如星网乍攀。 妇子也知风味好,烹鲜治酒有欢颜。 注释: 1. 湖村八景之一,小湖月上。 - 这四句诗描述了湖边的一个美丽景色:月亮缓缓上升,照亮了整个湖面,使得四周的湖水如同镜子般平静。 2. 湾湾湾处复湾湾,竟把湖村四面环。 - 描述的是湖面上的景象:水湾相连
湖村八景小湖月上 湖西村近紫云坛,日日钟催曙色寒。 百八声声分紧慢,万千梦梦记阑残。 花间空自思长乐,饭后应怜在木兰。 可笑老僧终不醒,拈珠入定坐蒲团。 注释:湖西村靠近紫云坛,每天清晨的钟声都催着曙光的到来,显得特别寒冷。百八声声分别表示音调的高低快慢,而万千梦境则记录了人们的喜怒哀乐。花丛中的人只是空想着长生不老的仙境,而在饭后,人们则应该更加珍惜木兰的美味
湖村八景小湖月上 先人卜筑意何深,常与南山共古今。 翠嶂遥观时独坐,白云相对寄长吟。 从龙变化非无志,护鹤勾留恰有心。 更喜游行情似我,不嫌日日到西林。 注释: 1. 小湖月上:描述湖中小月的景象,寓意着宁静和美好。 2. 先人卜筑意何深:指先人选择这个地方建屋定居,其意图深远。 3. 常与南山共古今:表示这个地方常常与南山相伴,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4. 翠嶂遥观时独坐:在远处观赏青山
【译文】 湖村八景之小湖月色: 一轮月上,海天相接,小前湖水轻轻荡漾。 百个东坡偏荡漾,三人太白更和同。 轻盈杨柳如丝碧,摇曳荷花似锦红。 最喜画船深夜入,广寒宫接水晶宫。 【注释】 1. 湖村八景:指西湖周围的八个著名景观。 2. 小湖月上:描绘的是西湖的一个美丽景象。 3. 海天相接:形容天空和大海的边界模糊不清。 4. 小前湖:指的是西湖附近的一个小湖。 5. 荡漾:水面的波动。 6.
诗句释义 1. 杨柳如丝袅碧川,系留春色倍鲜妍。 - 注释: “杨柳如丝”形容柳树的枝条细长柔软,“袅”指柳条随风轻扬的样子。"碧川"指的是清澈见底的河流,暗指春天的景色。"系留春色"意味着春天的气息和景色被留住了。"鲜妍"表示色彩鲜艳美丽。 2. 已经九十惊肠断,又遇重三到眼前。 - 注释: "已经九十"中的“九”可能指年龄或岁月,“惊肠断”形容内心极度不安或震惊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柳絮飘飘,春风飘荡;后四句写柳絮随风飞散,无影无踪。此诗用“絮影”作比喻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感受,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首联以“任西东”写出了春风的随意性,“多少春情付晚风”,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第二、三联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诗人通过“谁言”“竟讶”等词的运用,突出了柳絮的特点和特点带来的感受,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尾联“儿童追捉尚匆匆”一句
这首诗是明朝文人杨慎(字升庵)的《丙戌岁朝立春即事》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及注释: 第一联:百年难遇岁朝春,谚语相传亦有因。 - 这句表达的是,每年春天的到来非常稀有,因为这是一个百年难见的好时机。 - "谚语相传"指的是人们口耳相传的一些关于春天到来的俗语或故事。 - "亦有因"意味着这些谚语和故事是有其根据或原因的。 第二联:岁序适当推丙戌,斗杓正喜建庚寅。 -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这是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题目,答题模式为:手法+作用+效果。本诗属于五言律诗。第一、二句写诗人在汇香堂畔询问春风的出处;第三、四句写老树横斜影,回廊宛通的景致,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第五、六句运用想象,表达了自己对前朝之事的关心之情,同时写出了诗人在夕阳下看到野鸟争鸣的景象。 【答案】 ①问:询问 ②径:小道 ③蕊珠宫:道教传说中的神仙居所 ④夕照
采香径 半湾流水漾清波,流尽兴亡局几多。 并越无谋机已失,采香有径事非讹。 空馀夹涧桃千树,安得登山屐再过。 剩有梅花堂畔月,当年曾照美人歌。 注释: - 采香径:指一条通往香气扑鼻的花园的小径。 - 半湾流水漾清波:描述小溪的清澈和平静。 - 流尽兴亡局几多:表达时间的流逝以及历史的变迁。 - 并越无谋机已失:表示过去的计谋已经失效。 - 采香有径事非讹:说明小径依然存在,但事情已经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