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如丝袅碧川,系留春色倍鲜妍。
已经九十惊肠断,又遇重三到眼前。
花意尚争千种艳,月光多看一回圆。
渔人何必频相问,此是桃园小洞天。

诗句释义

1. 杨柳如丝袅碧川,系留春色倍鲜妍。

  • 注释: “杨柳如丝”形容柳树的枝条细长柔软,“袅”指柳条随风轻扬的样子。”碧川”指的是清澈见底的河流,暗指春天的景色。”系留春色”意味着春天的气息和景色被留住了。”鲜妍”表示色彩鲜艳美丽。

2. 已经九十惊肠断,又遇重三到眼前。

  • 注释: “已经九十”中的“九”可能指年龄或岁月,“惊肠断”形容内心极度不安或震惊,这里可能是指面对某种困境或不幸。”重三”可能是指某个特殊的日期或节日,“到眼前”表明这个事件再次发生或显现。

3. 花意尚争千种艳,月光多看一回圆。

  • 注释: “花意”可能是指花朵的美丽或芳香,与“千种艳”相对应,表示有很多种类的花朵竞相开放。”月光多看一回圆”中,“月圆”通常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团圆和完满,而“看一回圆”则可能意味着在特定的时刻欣赏到这种完满状态。

4. 渔人何必频相问,此是桃园小洞天。

  • 注释: “渔人”可能是指在河边捕鱼的人,“频相问”表示经常相互询问。“小洞天”在道教文化中常用来指代一个神秘、宁静的小空间或场所。这里的“小洞天”可能是指诗人心中的一个隐秘、美好的避世之所。

译文

杨柳如同丝线一般轻柔地垂挂在清澈的河流上,将春天的景色紧紧系留。虽然已经年过九十,但仍心惊肉跳,因为春天的到来再次出现在眼前。尽管花的种类众多,但它们争相绽放出艳丽的色彩,而月光也多次圆满地照耀着这个世界。对于渔人来说,他们为何要频繁地互相询问呢?这其实不过是桃园中的一个幽静的小洞天而已。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深深热爱。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如“杨柳如丝”、“碧川”、“惊肠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诗人以独特的视角观察世界,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受和追求。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超越现实的哲理思考,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