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登
仙塘茅舍 门对平芜阔,荒田带水声。 牧童兼鸭养,野老叱牛耕。 山暖松花重,园春菜子生。 杖藜斜日里,篱外白云横。 注释: - 门对平芜阔:门前是一片广阔的平原,没有遮挡。 - 荒田带水声:田地旁有水流的声音。 - 牧童兼鸭养:牧童在照顾鸭子。 - 野老叱牛耕:年迈的农夫在指挥牛耕作。 - 山暖松花重:山中气温温暖,松树花朵显得格外繁茂。 - 园春菜子生:园中的春天蔬菜开始生长。 - 杖藜斜日里
江亭:指江边的亭子。 凭望久:倚靠在江边亭子里眺望了很久。 野色暝苍苍:黄昏时,山野的颜色变得昏暗。 古木:年代久远的树。 浮寒雾:在寒冷的雾气中飘荡。 空山:空旷的山。 入夕阳:进入落日之中。 水流前夜月:夜晚,月光照射在江水中。 风作早来霜:早来的风带来了早晨的霜。 却笑垂纶者,因渔亦自忙:看到别人钓鱼,自己也跟着忙碌起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景色。首句“江亭凭望久”
【注释】两过:第二次经过。安禅寺:即安禅庵,在黄陂县(今武汉市黄陂区)西北的安山之巅。归:指回家。情知:明知,心里知道。复来:又一次来到。滩浅:水浅。柳丝:杨柳细枝。 【赏析】此诗是诗人第二次经过安禅寺时作,抒发了诗人对故友的思念之情。 “两过安禅寺”三句,言自己两次路过安禅寺,都未能遇到故人,心中很是惆怅。首联点题,写诗人因故不能与朋友相见而怅然;颔联写诗人因朋友未归而失望
观雪溪傍 平昔起常晚,兹晨独不眠。 乍惊花绕院,顿觉树连天。 竹压溪头路,冰垂岩下泉。 四时长似此,未必有人怜。 注释: - 平昔起常晚:往日起床总是很晚。 - 兹晨独不眠:今天清晨独自难以入睡。 - 乍惊花绕院:突然听到花香在院子里飘荡。 - 顿觉树连天:立刻觉得树木高得好像与天空相连。 - 竹压溪头路:竹子把小路都压弯了。 - 冰垂岩下泉:冰从岩石上垂下来,覆盖了泉水。 - 四时长似此
【译文】 密雪飞扬,纷乱地飘落,打开窗户坐在小亭子中。 鸟儿寒冷飞不出去,乌鸦啄食俯身翻跟头。 小孩争着堆塔,山中的老人半掩着门。 那堪忍受皓月长照乾坤! 【注释】: 观雪溪傍: 观看在溪畔的雪景。 密雪飞零乱: 雪花密集纷飞杂乱无章。 开窗坐小轩: 打开窗子坐在亭子中。 鸟寒飞不去: 鸟儿因寒冷不能飞翔。 鸦啄俯仍翻: 乌鸦俯冲下来啄食,却反而翻了个身。 稚子争团塔: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堆塔。
【注释】 仙塘茅舍:仙,神仙。仙塘,指仙人居住的地方。茅舍,简陋的住所。 莫言宾客少:不要认为客人很少。 幽僻长莓苔:偏僻而荒凉的地方。 樵人到:砍柴的人到访。 唯无诗士来:只有没有文人来访。 山风花落尽:风吹着山花纷纷落下。 溪雨燕飞回:下雨的时候,燕子从溪边飞回。 又觉年光暮:又觉得时间已经晚了。又,再次、再则。 庭阴满绿槐:庭院里的树荫都长满了绿槐树。 【赏析】
春日 幽偏无一事,终日自长哦。 课仆锄荒圃,邀人补断蓑。 为贫沽酒少,因病着衣多。 昨夜冈头雨,春风生绿波。 译文: 春天里,我独自一人,没有任何事情要做,整天都在吟咏诗歌。 我去田里教仆人耕种,邀请邻居修补我的破旧渔蓑。 为了省钱买酒,我很少喝酒;因为我生病了,衣服穿的很多。 昨夜山冈上下了雨,春风带来了生机,让水面泛起了绿色的涟漪。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
【注释】 观雪溪傍:在溪边观赏雪景。 坐不隐:坐着不动。不隐:不隐蔽。 复此出衡门:又从这里走出大门。衡门,即柴门。 溜涩冰还结:水流因流速减慢而结冰。 风高竹自翻:风大竹子被吹得摇摇晃晃。 冻流看欲浊:看着流动的河水,像被搅浑了一样。 饥鸟啄仍喧:饥饿的鸟儿还在不停地啄食。 好是今风景:这里的景色真是美好。好,形容词,这里指“很”。 令人忆故园:这美景让我想起了家乡。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
芦溪之山高插天,莲峰更压芦溪山。 峰头青壁几千年,谁知玉阙藏神仙。 平明采樵陈氏子,五云深处楼台起。 中有七仙白玉冠,方瞳射人秋自寒。 台前一道白莲泉,七始花开一成莲。 固知此子无仙骨,祇以■㣚入仙室。 低头乞命却走回,尚复褰裳取莲实。 归来疑信互相传,朴哉此子非妄言。 安知琼楼玉室峭千尺,即非面前崔嵬一片石。 安知世人俗气厚如山,翻把琼楼玉室作石看。 亦非仙人幻作石,世人俗眼自不识。
著野霜方新,照天日未出。 苍茫雾气昏,惨淡一片白。 吾疑九天外,与此同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