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翮
【注释】 澄城:今陕西省咸阳市。归云:指云彩。树:指村头大树。阴:遮蔽。零雨:春雨纷纷而下。莫负:不要辜负。风:指春风。触目:眼前所见。将实颖:长出麦穗的尖顶。观风:观察春风。莫:不要说。 【赏析】 《澄城道中》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图:春雨蒙蒙,落花飘散,归云萦绕,绿树成荫,春雨绵绵,马迹难辨,黍苗茁壮,生机盎然,春风吹拂,令人愉悦……
这首诗的作者似乎是一位对李白非常敬仰的人,他在太白骑驴处把酒临风,回忆起与李白的交往,感叹他的诗才如同长虹一般贯穿时空。 译文: 把盏举杯对着清风回忆李公,他的诗才和气质就像一条长虹横跨天际。 推荐贤才为国家,谁能比拟李白这样的人物? 万古风流感慨中! 注释: 1. 把盏举杯对着清风:把酒临风,形容饮酒时面对清风,表现出一种闲适、洒脱的意境。 2. 李公: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 3.
【注释】 郭汾阳:指郭子仪,唐朝名将。祠:庙宇。 纯忠:全忠,指郭子仪一生忠于唐室。 青莲:李白的字,这里代指李白,唐代大诗人。 华山草泽:华山是山名,位于今陕西省;草泽指民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借郭子仪来歌颂唐朝中兴的功绩。诗的第一句“唐室中兴第一功”,点明了郭子仪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第二句“纯忠千古数英雄”,赞扬他的忠诚。第三句“当年不遇青莲荐”,说他当年不被赏识
【注释】 兴福院:位于江西南昌市,因有“兴国寺”、“法安寺”两处而得名。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建寺于今址,元末毁。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僧智通重修。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僧海印再修复。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重建,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又重建。寺后有石塔一座,名宝塔,又名报恩塔。 凉:凉爽。 消暑气:指消除夏日的炎热。 天堂:原为佛教用语
【注释】: 九载:九年。治河:治理黄河。栉风沐雨:形容辛勤工作,不怕风雨。平成奏绩:指政绩显著,功绩卓著。尧天:尧帝的天下。感戴:感激尊敬。祝寿歌:《诗经·小雅·北山》中有“献寿考”之句,后以“祝寿”为颂扬他人长寿、健康之意。 【赏析】: 高邮道中二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在治理黄河过程中的艰辛和付出,同时也赞美了治理黄河带来的益处。 首句“九载劳心为治河,栉风沐雨靖洪波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重要词句来分析。“信马垂鞭意自闲”“芃芃禾黍千村秀”,描绘潼关的景色和潼关人民的生活状况;“始识黎氓处处安”抒发诗人对百姓的关切和同情。赏析时注意语言表达上的简洁性,不能过长。 【答案】 译文:悠闲自在信马由缰,只有远山青翠可赏。禾黍遍地千村秀美,才知百姓安居乐业。 注释:潼关
晓行曲二首 匹马翩翩趁晓行,关城曙色动高旌。 书生一纸安边檄,能扫黄尘万里清。 诗句注释 - 匹马翩翩: 骑着马轻盈自如地赶路。翩翩,形容马行走的姿态优美、轻快。 - 趁晓行: 趁着清晨赶路。晓行,指早晨出发或进行活动。 - 关城: 指边境上的城池或关口,这里特指边疆的城镇。 - 曙色: 黎明时分的天空景色,通常指天色渐亮时的景象。 - 动高旌: 使高高飘扬的旗帜随风摆动。旌
解析: 1. 诗句释义 - “观河图”: 观,观察或看。此句可能是说观看了一幅描绘河水的图像,或者在思考与河流相关的问题(如水利工程、水文研究等)。 - “五十余年一老翁”: 五十余年,指五十多年的时间。一老翁,即一位年迈的老人。此处可能表达了岁月流逝,人已进入老年,但依然坚持工作(如在河工)的情境。 - “不辞风雨在河工”: 不辞,意为不畏艰难、不计较。风雨,这里指恶劣天气或困难。河工
【解析】 此诗为咏物诗,作者通过描写奉圣寺古树,抒发了对历史文物的珍视之情。 【答案】 译文: 古老的树木难以支撑高大的建筑,横秋老气也神奇。历经风雨仍保留着贞干,留待山门作护持。注释: ①“奉圣寺”即奉圣园,是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建造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②“古树”指奉圣寺内的银杏树等大树。③“难为大厦支”意谓这棵古树无法支撑起一座高楼大厦。④“横秋老气”意谓这棵古树有横秋之态,老得有味道
晓行曲二首 其一 轻裘绶带出边城,万里平沙按辔行。 胡骑千里齐下马,争看汉使是天人。 注释: - “轻裘绶带”指穿着轻便而华丽的服饰,“绶带”是古代官员的服饰配件。 - “万里平沙”描绘了辽阔的沙漠景象,“按辔”意味着骑马时控制马匹的动作。 - “胡骑千里”形容远处的匈奴骑兵,"齐下马"描绘了他们整齐地放下武器。 - “争看汉使”表示匈奴士兵对汉使的到来感到好奇并争相观看。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