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翮
徐州道中 万户晨炊见晓烟,农人共庆食为天。 淮徐一路秋成好,燕子楼头听管弦。 注释: 万户:指众多的家庭,形容人口之多。 晨炊:清晨的炊烟。 晓烟:早晨的烟雾。 燕:燕子。 共庆:共同庆祝。 食为天:吃饭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淮徐:指淮水以南、徐水以北的地区。 一路:整个地区。 秋成:秋天成熟的庄稼。 燕子楼头:燕子在楼上唱歌。 听管弦:听音乐。 赏析:
【注释】 金山:今称江苏省镇江的金山。砥柱:指长江中流的瞿塘峡中的滟滪石,因形如砥柱而得名。朝宗:古时指诸侯会盟定国都。《论语·宪问》:“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后泛指诸侯入贡,或帝王巡狩、祭祀。此句谓长江上游诸水汇成江海。清江:指长江下游。皓月:皎洁的月亮。此句谓月光照耀着行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咏镇江金山寺的七言律诗。金山寺位于江苏镇江市区西北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六桥风雨透红霞,一片笙箫傍水涯。 - “六桥”通常指杭州西湖的苏堤上的六座桥梁。此处“风雨透红霞”形容雨后天空出现美丽的景象,红色的晚霞在雨雾中透出一种朦胧美。 - “笙箫”指的是古代乐器中的笙和箫,常用于演奏古典音乐。“傍水涯”描绘了这些乐器随着流水的岸边而响起的场景,增添了一份宁静和和谐。 2. 春到西湖偏可爱,绿阴深处有桃花。 -
诗句释义: 1. 云楼:指高耸入云的楼阁。 2. 流水高山夏日舒:形容山间溪流潺潺,夏日凉爽舒适。 3. 莲池曾此乐幽居:莲池是文人雅士常去的地方,这里指作者过去在此居住并享受宁静的生活。 4. 断桥碧涧清风岭:描绘了一座被绿水环绕、风景如画的山峰。 5. 天畀烟霞好结庐:意味着自然赐予了美景和好天气,使得人们可以在这里建屋居住。 译文: 在山间流淌的小溪旁,有一座高耸入云的楼宇
【注释】 宿重兴集:指在重兴集住宿。又入中河泛暮涛:又进入中流,泛舟观赏晚霞中的波涛。凤城银汉:指银河和凤凰城的夜景。首频搔:指用发髻梳理头发的动作,形容夜深时思念情人的心情。 赏析: 此诗为作者客居他乡时所作。前两句写诗人在夜晚的江上停泊的情景。“孤帆一片月轮高”,以景起句,写船帆在月光照耀下显得十分孤寂,“又入中河泛暮涛”,点出时间是傍晚时分,诗人在暮色苍茫、涛浪滔天的江河之中乘船游览
``` 潇潇风雨泊江干,吹落桃花满地丹。 雁影悠悠云外尽,思君何处倚栏干? 诗句释义和赏析: - “潇潇风雨泊江干” 这句描述了诗人在江边泊船,被潇潇细雨和猛烈的风所包围的情景。这里的“潇潇”形容雨势很大,而“泊江干”则表达了诗人在此地停泊船只,静待风雨过去。 - “吹落桃花满地丹” 此句描绘了雨水打落了树上的桃花,使得整个地面覆盖了一层桃花,颜色如丹
【注释】 韩忠臣祠:指唐代著名将领韩擒虎的祠堂。 秋夜澄江月正明,沙场磷火傍风生。 秋夜,秋天的夜晚;澄江,明亮的江河;沙场,战场;磷火,一种自然现象,发光发热的磷质物质;傍风生,随着风而燃烧。 东流不尽忠魂恨,万古潺潺皖水声。 东流不尽,永远流动着;忠魂,忠诚之魂;恨,遗憾之情;皖水,安徽省的一条河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秋天夜晚江边景色和抒发对一位古代英雄将军怀念之情的诗歌
【注释】 一生受用:一生的享受。田家:田园农家。弄月吟风傍水涯:指赏月吟诗,在水边的岸边。海燕双飞:海燕双双飞翔。看未足:看不够。绿杨深处:杨柳树的深处。有桃花:有桃红色的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小诗。诗人把春天的景象,巧妙地安排在农家生活的背景上,通过赞美田野风光和农家生活,来表达自己向往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全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 诗的前两句“一生受用是田家,弄月吟风傍水涯”
注释: 皋亭山的道中,阳柳青青,风拂之下,轻柔地摇曳着。莺鸟的啼声,仿佛被风吹去,宿雨也收了。三月,我行走在皋亭山下的路上,看到桃花盛开,如锦缎般绚烂,布满了小溪和沙洲。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古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将春天的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青青阳柳弄轻柔,风惹莺声宿雨收",描述了阳春三月时,春风轻拂下,柳树轻轻摇曳,鸟儿在枝头欢叫,而雨水也悄然消失。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四句,每句五字。前两句描写诗人的惜别之情。青山相留:指青山依依不舍。惭愧春风月:意思是说,自己因春光美好而留恋,愧见清风明月,不忍离去。十里莺花啼不住,片帆早已过沙头:意思是说,十里长河上莺歌燕语,春意融融,而船已驶过了沙滩。这两句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之语。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留恋,但无奈要告别的心情。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离别时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