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翮
【注释】 水国:指江州,即今江西九江。水国风生棣萼香:江州地处江南,气候温暖潮湿,所以有“水国”之称。这里以花比喻兄弟情深,用香来形容其芳香。 夜深:深夜。微雨:小雨。渝州:今重庆市。清漏:古代计时的器具,这里代指时间。 【译文】 水国的夜晚,风吹来香气扑鼻,就像花一样。夜已深了,小雨淅沥,船身微微发凉。想起你孤零零地住在那小舟中,我听着滴答的计时声,心中愁苦。 【赏析】
注释: 白云:指代思念。 遥望北风寒:遥望着北方的寒冷,表达了思乡之情。 长路关山千万里:形容距离遥远,路途艰险。 只凭雁足报平安:只有靠大雁传书来传递自己的平安信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远方思念家乡,通过大雁传递消息的场景。诗人以白云为喻,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咏罢黄花泪不干,则表现了诗人在思念中的痛苦和悲伤。长路关山千万里,只凭雁足报平安,则展现了诗人在远方孤独、无助的生活状态
【注释】 乌啼:乌鸦叫。芳树:指花木繁盛的树木。促:急促。飞花:落花。麦陇:泛指田间小路。青翠。曲径:弯曲的小路上,形容小路上布满了青青的禾苗,故称曲径。夹岸:两岸。松篁:松树和竹子。迷去路:迷失道路,指迷路。炊烟起处:做饭的地方。 【赏析】 “乌啼芳树促飞花”,写景。乌啼,乌鸦叫,声音凄惨。芳树,花草树木繁茂的树木,这里用芳树代指春天,暗指诗人在初春时节行经乌啼之境。促飞花,催促落花
注释: 昔年曾向帝城游,孤负青山十二楼。 —— 回忆过去曾经在帝都游玩,辜负了青山上的十二座楼。 莫问桃源题咏处,风光依旧水东流。 —— 不要问桃花源的题咏之地,因为那里的风景还是和原来一样,水流向东流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怀念往昔的诗作,表达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景色的留恋。 首句“昔年曾向帝城游”回顾了诗人过去在帝都游玩的时光,描绘出了一幅繁华热闹的画面
【注释】 ①旅店口占:在旅途中临时吟诗。②晴光:明媚的阳光。③影落:阳光照耀下的倒影。④半荒台:指荒凉的废台。⑤杨柳春深傍酒杯:意思是说杨柳依依,春色盎然;酒兴浓浓,杯盏相碰,都映照在酒杯里。⑥山花依旧向人开:意思是说山花依然盛开,向着游子开放,好像在欢迎他回来。 【赏析】 此诗写诗人客居异乡时触景生情之作。前两句写景色。“晴光”点明是晴朗的天气,“影落”表明阳光照耀下的倒影
【注释】 访何羽圣不遇——探访诗人的朋友。何羽圣:即何昌言,四川人,以诗名于世。羽圣,尊称朋友。 不遇——未遇到。 涪江秋水碧云空,霜叶枫林也自红——涪江秋水清澈碧绿,白云在天空漂浮。霜叶枫树林里一片火红。 惆怅故人何处去?——我惆怅的是,我的朋友到哪里去了。 钩深堂——用钩形的深井来命名的厅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杜甫在成都时写给朋友何昌言的。当时,诗人与何昌言有深厚的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注释分析,最后写出自己的见解即可。 “泊凤凰滩”,点明题旨,诗人在凤凰滩停船靠岸,眼前景色是江光皛皛(洁白明亮)水云轻,月正明;“百丈滩头”写滩高浪急,“秋声处处唤愁生”,是说秋风萧瑟,吹起阵阵寒意,令人感伤
【注释】 无边:无边无际。落木:落叶。残秋:指秋季的末尾,即秋天的最后几天。愁听:愁苦地听着。寒涛:冷冽的江水。急流(liú):湍急的水流。不知:疑问词,表示不知道、无法知道。何处宿?:住宿在何处? 【译文】 无边无际的落叶飘送着深秋,愁苦地听着急流奔涌的长江水声。今夜不知该到什么地方住宿?长江万里只有一叶孤舟。 【赏析】 《大渠夜泊口号》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注释】 分水驿:在今四川万县。古万州,指唐代的巴郡(今四川重庆)。 烽烟:烽火,古代边疆报警的一种烟火。 三军:这里泛指军队和民众。刀环梦:比喻太平盛世的梦想。 戍楼:瞭望台。 【赏析】 《旅夜书怀》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公元76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冬。当时,作者从夔州出发,沿长江东下,来到白帝城。此诗即写于此时。诗中以“夜”为时间状语,“书怀”表明写作的目的,“旅夜”点明地点
【注释】平都山:位于今浙江天台县境内。方平:传说中仙人名。乘鹤:骑白鹤飞仙,这里指成仙而去。长生:指得道成仙。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的诗。诗题一作《游天台山》。 诗写诗人游历天台山,登高望远,看到山光、云影、月色、井泉等景色,想到仙人方平成仙而离去,于是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首句“山光漠漠夜云轻”,描写了天台山上的景色:山间夜色朦胧,天空中的云彩很轻,给人以宁静、清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