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光皛皛水云轻,百丈滩头月正明。
回首荆南人已远,秋声处处唤愁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注释分析,最后写出自己的见解即可。

“泊凤凰滩”,点明题旨,诗人在凤凰滩停船靠岸,眼前景色是江光皛皛(洁白明亮)水云轻,月正明;“百丈滩头”写滩高浪急,“秋声处处唤愁生”,是说秋风萧瑟,吹起阵阵寒意,令人感伤。全诗描写了一幅凄清的夜景图,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凄凉之感。

译文:

江光洁白明亮,水与云轻轻浮动,百丈高的滩头,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水面。

回首荆南,人已远去,处处传来秋风之声,唤起人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夜泊于江边,遥望远处,思绪万千。开头两句写景,江面皎洁的月光和飘荡的水云,映衬出一片空旷寂静的夜色,为下文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百丈滩头月正明”一句,描绘了滩头月色皎洁、波涛汹涌的景色。诗人由月色联想到荆南地区,因荆州、南郡皆位于长江之南而得名,这里指故乡。后两句则转入抒情,以“回首”领起四句,抒发了思乡之情。首句用一个“远”字概括全篇,既写了空间的辽远,又写了时间的漫长。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从时间上来说,此时已是秋天,诗人想到故乡,自然会生出许多愁思。第三句进一步写思乡之情。“处处”二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了秋风萧瑟的声音无处不在,又暗点出诗人的孤寂凄凉。“唤愁生”,是说秋风萧瑟,吹起阵阵寒意,令人感伤。这一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诗人通过秋风之声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这种写法非常巧妙。最后两句“秋声处处唤愁生”是说秋风萧瑟,吹起阵阵寒意,令人感伤。这一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

。诗人通过秋风之声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这种写法非常巧妙。

此诗前半部分侧重写景,后半部分侧重抒情。景物与情志浑然一体。诗中多用叠词,如“白”、“轻”、“明”、“远”、“长”等等,增强了音韵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