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江秋水碧云空,霜叶枫林也自红。
惆怅故人何处去?
钩深堂在月明中。

【注释】

访何羽圣不遇——探访诗人的朋友。何羽圣:即何昌言,四川人,以诗名于世。羽圣,尊称朋友。

不遇——未遇到。

涪江秋水碧云空,霜叶枫林也自红——涪江秋水清澈碧绿,白云在天空漂浮。霜叶枫树林里一片火红。

惆怅故人何处去?——我惆怅的是,我的朋友到哪里去了。

钩深堂——用钩形的深井来命名的厅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杜甫在成都时写给朋友何昌言的。当时,诗人与何昌言有深厚的友情,但不久因政见不同,失和而别。此诗是作者在成都访友时所作。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首句“涪江秋水碧云空”,点明时间地点,为后文写秋江景色作铺垫。诗人站在涪江边,望着秋日里的碧波荡漾的江水,只见碧空如洗,几朵白云悠悠飘荡,这是多么宁静、多么美好的画面呀!

次句“霜叶枫林也自红”,是说秋天到了,霜打枫叶,使原本就鲜艳的枫叶更显得鲜红欲滴,给萧瑟的秋风带来了几分暖色。这一景象,既烘托了气氛,又为下句“惆怅”二字作了铺垫。

三句“惆怅故人何处去”,是说惆怅的是,我的朋友到哪里去了。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友人写得仿佛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使人倍感关切。

最后一句“钩深堂在月明中”,写诗人找到朋友后的情景。钩深堂是何昌言的住所,此时月色明亮,诗人和朋友一起赏月谈心。这两句诗一前一后,前后相照,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一个宁静的秋夜,诗人和朋友一起在钩深堂中赏月,畅谈人生。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朴实平淡。它没有华丽的词语,也没有夸张的手法,却能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关心百姓疾苦的政治家形象,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