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翮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先取巴塘向北行”,首句写诗人率兵出发时的情景。“先”字,写出了诗人出征时的威武雄姿,也表达了诗人必胜的信心,为后文蓄势。“巴塘”,是藏语的译音,今属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北行”,即向藏王城挺进。“军威直到藏王城”,点明进军的目标和决心。“军威”一词
庆元山,即庆元府山。第四台,为宋徽宗政和年间所建,因在四台之上而得名。《舆地纪胜》卷八三《江南东路》“临江军”条:“第四台,在府治之东……又云:四台,旧有台,在府治东,后毁。宣和六年,复建于城之东南隅。”此处指代此台。五文锦,指五种色彩交织的丝织品,这里泛指各种美丽的景色。观音瓶,指观音菩萨所持净瓶,象征慈悲与清净。瓶内,意指瓶中盛满了美好的东西。 他日归来第四台,独寻春色几徘徊。 译文
【注】青羊宫:在成都。铜羊:铜铸的羊,即铜镇。 京师市上得铜羊,移往成都古道场。 京城长安市场上得到铜羊,将它移到成都的道场庙中。 出关尹喜似相识,寻到华阳乐未央。 好像遇到了熟人,到了华阳乐山(今四川乐山),找到了乐山大佛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碧山重叠暗青云:描述了碧绿的山峦层层叠叠,它们在远处被云雾缭绕,使得天边的云彩显得更加深邃和神秘。 - 风送禽声入耳闻:风轻轻地吹过,带来了鸟儿的叫声,这些声音似乎穿越了空间,传入诗人的耳中,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溪上杨花飞似雪:杨树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飘落,仿佛下起了白色的雪花,这种景象既美丽又带有一丝凄凉的美。 - 扁舟一叶趁斜曛
诗名:《官溅溪三首》 诗句: 修竹深林绕径迷,马迟路滑怯春泥。行人憔悴无宁处,却恐寒山日向西。 译文: 深林中高大的竹子环绕着曲折的小径,使人迷失方向;道路因马行走缓慢而变得泥泞不堪,让人害怕踏上春天的泥土。疲惫的行人无处可去,只能忍受寒冷,担心太阳向西沉去。 注释: -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鹏翮的作品。 - "修竹深林"描绘了竹林的茂密及其环绕的道路,"绕径迷"则表达了路径的曲折复杂。
暮春归赤崖旧居 白首还乡故旧稀,桃花落尽李花飞。 玉屏山下森森柏,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 - 白首还乡故旧稀:白首,即白发,指年老;还乡,回到故乡。故旧稀,指的是老朋友已经很少了。 - 桃花落尽李花飞:春天的花已经凋谢,夏天的花正在盛开,形容时间的变迁和季节的更替。 - 玉屏山下森森柏:玉屏山,一座山的名字,山上有柏树;森森,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柏,一种常绿乔木,木质坚韧。 -
注释: 牛栏山:位于今北京市大兴区,是北京的一座小山脉。 岚光:指山间云雾。 倒影:指山间景色倒映在水中。 清浔:清澈的河流,指小溪或山泉。 双峰:指两座山峰。 直至今:一直延伸到今天。 漫说:随意地说。 金牛: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这里借指牛栏山。 遗古迹:遗留下古老的遗迹。 空教人向洞中寻:白白地让人们到山洞里寻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牛栏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传说
注释:人日节,天气晴朗和煦,吉祥的气运降临;白头官舍,又迎来了春风。梅花在雪中开放,香气常在,整个宇宙都是自然生成的。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春节的赞美,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以人日节为背景,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官溅溪三首 绿树红花伴紫萝,白云无奈别离何。 注释:这里的“绿树”和“红花”指的是自然中的植物,而“紫萝”可能是一种特定的植物或花卉,与周围的绿色植物相映成趣。"白云"可能指天空中飘浮的云朵,而“无奈别离何”则表达了一种无法挽留离别的情感。 可怜衣带盈盈水,从此含愁日更多。 注释:“衣带”指的是衣物,可能是某种特定服饰的装饰。“盈盈水”形容衣服上水滴晶莹剔透,像水珠一样挂在身上
交河莲窝偶题 高阁清凉堪避暑,风吹香气袭人衣。 荫庥坐爱深林好,倦鸟依人不欲飞。 注释:在交河的莲窝中休息,高高的阁楼上清凉宜人,可以避暑,风吹来莲香扑面而来,令人陶醉。我喜欢在深林之中静坐,享受着树荫的庇护;疲倦的鸟儿也不愿飞离我,只想依偎在我的身旁。 赏析:本诗描绘了一处宁静、凉爽的莲窝,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和和谐氛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