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表民
桐柏山高空翠寒,夜深星斗近仙坛。 下宫银瀑三千丈,付与诗人雨后看。 注释:桐柏山高耸入云,山顶郁郁葱葱,山间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夜晚时分,星星点点,仿佛在靠近仙坛。山下的宫殿前有一条瀑布,银瀑三千丈,雨后更显得壮观。这些景象都让人心生敬畏之情。 译文:桐柏山上空翠绿而寒冷,夜晚时分星光闪烁,仿佛在接近一座仙人的殿堂。山下的宫殿前有一道银瀑,高达三千丈,雨后更显壮丽
【注释】宗镜:即宗鉴。剡:山名,在今浙江嵊州。孙季蕃:即孙逖,字季蕃,号九万。 【赏析】此诗写宗镜上人归山的景色。首句用夸张手法,把神剜天、划成岩、悬危梁等形象,描绘出一座座高耸入云、突兀挺拔的山峰,使人感到神奇而壮观;次句以“玉虹”作比,形容山峰如一条巨虹横亘山间,与真山相接,给人以雄奇之感;三句以雪花飞溅为喻,描写山中雪景,使人联想到一幅银装素裹、白雪皑皑的画面,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诗句原文: 楼头残月映储胥,人在西窗酒醒馀。梦里都忘阆风路,吟边如到玉霄居。邻墙共作无何饮,别墅期看未见书。只恐弓旌便招去,汉家答诏待相如。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诗词原文解读: - 楼头残月映储胥:描绘了一幅夜晚景象,残月挂在楼头,月光洒落在储胥(一种古代官署建筑)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 人在西窗酒醒馀:诗人在西窗前醒来,可能因为饮酒过量,感到疲惫不堪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题大慈寺兼简照讲师 来从金地过银地,智者修禅古道场。 叠嶂倚空围日月,穹耸松壑饱风霜。 碑文多是唐人刻,经卷犹随炀帝藏。 偶值故交初入院,一镫留宿水声房。 注释: 1. 来从金地过银地:意为我来自金色的土地,经过银色的土地,形容旅途遥远或变化无常。 2. 智者修禅古道场:意为有智慧的人在这里修行禅法,是一个古雅的场所。 3. 叠嶂倚空围日月:意为山峰重叠,高耸入云
【注释】 梁:指梁代。民曹(míng cáo):指民曹子建,字仲文,西魏时人。二首:指《小园木香赋》。小园:指作者自己的小园林。小园木香:一种香料植物。光宠:即“光彩”,指木香花的香气。次韵:依韵而和。 【赏析】 此诗为谢脁所作《小园木香赋》而作,表达了作者对木香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攀条折蕊属骚人”,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亲手采摘木香花的情景,展现了诗人与木香花之间的亲近关系。这句诗中的“攀”
注释:天台的邵明府,你曾经赠送给我牡丹花,每枝都美过玉盘盂。年老色衰,我无法再遇到像你这样的好女子了。我想给你命名却无法实现,如果名声与实际不符的话,不如没有名声。 赏析:此诗是诗人对天台人赠花的回应。诗人首先称赞天台的邵明府,认为牡丹之美胜过玉盘盂,这既是赞颂对方,也表现了牡丹的艳丽。然而,面对如此美丽的牡丹,诗人心中却泛起一丝哀愁。他感叹自己的年龄已大,无法像年轻时那样再次遇到这样美丽的女子
【诗句注释】 不见高人只自悲,每哦佳句望乌衣。:诗人在怀念那些已经去世的高人雅士。 浣花风月参谋去,采药溪山茂宰归。:诗人希望这些已故的高人雅士能从他们的岗位上回来,为社会作出贡献。 万里险艰头已白,半生功业梦还非。:诗人感叹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未成。 阿戎盍上青云路,奕世清门要发挥。:诗人希望阿戎(指阿戎子,即诗人的儿子)能走上仕途,为国家效力。 【译文】 我怀念那些已经去世的高人雅士
诗句解释: 1. 扣龙泉了探慈湖,倦矣归携一束书。 - "扣龙泉":指的是拜访或询问某人。 - "了探慈湖":表示探访慈湖的某个地方或事件。 - "倦矣":表示已经疲惫不堪。 - "归携一束书":带着一捆书回家,可能意味着在外地有所收获或者学习。 2. 白首功名销壮气,清溪游钓乐闲居。 - "白首":指老年时期。 - "功名":通常指通过努力获得的社会地位或成就。 - "消壮气"
诗句:春风珠幰走青虬,清夜西园谁共游。十里水边浑似雪,唤船应是误王猷 译文:春风中,如同珍珠般的车驾快速地驶过青虬,在月光下,我们一同漫步在静谧的西园。在清澈如水的环境中,仿佛看到了洁白的雪,而召唤船只的人可能弄错了方向,让王猷困惑不已。 赏析: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景象。诗人首先用“春风珠幰走青虬”描绘了春夜中车辆快速移动的景象
注释:春天的雨水连绵不断,又担心花儿会被雨淋坏。已经将秧苗全部浇透,谷子再次发芽生长。听说云朵上面的花朵是红色的,但老农却担心那是早晨的霞光。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天台邵明府履善所种牡丹花被春雨淋透,而谷子再次发芽的景象。诗中“一春苦雨又忧花”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雨天的忧虑,也反映了他对春天的期待和喜悦。诗人在看到云头红的牡丹花时,虽然觉得美丽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