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尚仁
【注释】 乌回山:即九华山,在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 寺:指九华寺,在乌回山中。 闲:悠闲、自在。 抱:弹奏。 客路:旅人的道路。 黄花:菊花。 江城:泛指江南一带的城市。 寒露秋:深秋季节。 持书谁送酒:手中拿着书信,不知是谁送来的美酒。 怀古:怀念古代的贤人或名胜古迹。 想尔:思念你。 西风里:西风之中。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九华山上登高望远,遥思故乡和友人的情景。全诗意境清幽
【注释】 (1)春晚:春末夏初。 (2)阴晴苦不齐:天气变化无常。 (3)交味薄:交情淡薄。 (4)多病:身体有病。病中不能作声,所以说“语声低”。 (5)落絮:飘落的柳絮。这里指飘飞着的柳絮随风飘荡。 (6)归云度晚溪:归巢的云朵穿过傍晚的小河。 (7)子规啼:杜鹃叫声,古人常用来象征哀鸣。 【译文】 春光已逝,时序将尽,春天里又有几个日子? 天气变化不定,阴天和晴天交替出现。 我长期贫困
注释: 吟苦过于颠:形容吟诗时痛苦的心情。 吟成亦自怜:即使吟诗成功,也会因为自己的遭遇而感到悲伤和怜悯。 冻油灯影薄,深屋语声圆:形容在寒冷的房间中,灯光微弱,声音清晰,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分月照归客,避寒移卧毡:诗人看到月亮从天边洒下光芒,照亮了归乡的客人,于是想到自己也要像他们一样躲避寒冷,寻找一个温暖的住所。这里的“毡”是指用来盖在身上的垫子。 一冬少闲日,不得到梅边
寓华亭下砂盐场 地僻民居少,官勤国课优。 远程驱瘦马,小港碍行舟。 晴日盐花晓,风潮海气秋。 野人因买鹤,半月此迟留。 注释: - 寓华亭下砂盐场:居住在华亭下面的砂盐场地上。 - 地僻民居少:地方偏僻,居民稀少。 - 官勤国课优:官员勤勉,国家的赋税征收工作做得好。 - 远程驱瘦马:长途跋涉中驱赶着瘦弱的马。 - 小港碍行舟:小河阻碍了船只的行驶。 - 晴日盐花晓:晴朗的日子里
注释: 1. 贪凉分石坐,野服岸巾纱。 译文:我贪图凉爽,找一块石头坐下,穿着粗布衣服,头戴纱巾。 赏析:诗人在炎热的夏天选择了纳凉的方式,找到了一块清凉的石头,坐在上面,身着粗布的衣服,头戴纱巾。这样的形象描绘出诗人惬意自在的状态。 2. 竹暗鸣风叶,溪暄聚水花。 译文:竹林深处传来风声,溪水温暖汇聚成花。 赏析:诗人在纳凉的过程中,听到了竹叶在风中发出的声响
几扣吟窗多不遇,识君虽久会君稀。 近闻行李担书去,添得明珠伴剑归。 开瓮酒香春绕屋,倚栏人醉月侵衣。 野夫别有观心法,不在深山独掩扉
身披云衲瘦伶俜,一刺新添得寺名。 餐供未便趺足坐,诵经犹作读书声。 禅窗欲晚闻钟掩,吟履逢秋踏叶行。 应是千生修得到,几人头白尚无成
此行不必话离愁,且举匏樽醉几筹。 天下岂无山可买,男儿当与国分忧。 剑辞星匣边风凛,船驾云帆海月流。 莫道读书无用处,读书方有用兵谋
新营一榻养天和,独喜身闲鬓未皤。 药性不谙缘病少,花名惯识为吟多。 移书晒日防留蠹,写帖临池拟换鹅。 不到玉峰今两载,故人情味近如何
一宫占断水中央,瘦竹添丁护短墙。 老鹳声中松子落,游鱼影里藕花香。 云房不雨琴常润,池阁无风榻自凉。 拟办隐心终老此,便须归与鹤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