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尚仁
【注释】 拘:囚禁。 吴:指吴国。 明镜:这里指镜子。 白须:头发白了。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被贬到江陵的思乡之情。首联点明“此身”之“拘”,说明诗人因遭谗陷而流放江陵,心情郁结;颔联以“暮楚又朝吴”来比喻自己身处异地、思念故乡的心情;颈联用“天风潮信急”、“江月雁声孤”两个意象,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尾联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诗情真意切,沉挚感人,是一首表现羁旅怀人之作
雨声听易厌,况复事关心。 终夜不成寐,一春徒费吟。 委红花命薄,重碧酒杯深。 何日西湖上,移船系柳阴。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雨声听易厌 - 字面意义:描述雨声听多了容易感到厌倦。 - 情感表达:表达了对频繁雨声的厌烦之情。 - 象征意义:可能隐喻生活中的琐事或烦恼让人感到疲惫。 2. 况复事关心 - 字面意义:何况还有其它的心事。 - 情感表达:表达了除了听雨之外
【解析】 此诗写舟中分得友人陈药圃的诗,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首联“移舟春岸晓”,点明了时间地点和天气状况;颔联“小雨欲晴时”则写出了天气由阴到晴的变化。“烟树望疑暗”“水程行较迟”“山色近”三句,都是写舟中所见之景,而其中又以“烟树望疑暗”一句最为传神。“烟树”本是朦胧不清的景物,诗人却用“望疑暗”加以形容,这就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迷蒙幽静。“水程行较迟”是说水程行进缓慢,诗人急于想回家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与友别后,又去名山胜地游览。首联点明出游的缘由;颔联写自己苦学求知的艰辛;颈联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尾联则表示要追寻古人游踪,以寻得胜迹。全诗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多年林下隐,犹带旧儒酸”。诗人说自己多年来隐居山林,但依然保持着读书人那种刻苦钻研的精神,这从他写的诗中可以看出来。这里的“旧儒”二字,既是说自己的读书经历,也是对友人的一种鼓励。 颔联“自说因诗苦
【注释】 空:徒然。无书:没有书信。频年:几年。卯酒:古代计时的十二地支之一,指卯时。春诗:春天的诗篇。带病:有病。倚栏:凭栏杆。无绪:没有思绪。一鸟过花阴:一只鸟飞过花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远方友人潘寒的一封书信。诗人在与友人分别之后一直思念着对方,但始终未能收到对方的回信。因此他感叹自己徒然地相忆,至今也没有收到朋友的信。 第二句说“无书直至今”,意味着自从与潘寒分别以来
【注释】 帝城:京城。 花锦地:指繁华之地。 让与:谦辞,表示主动放弃。 市人:指那些在城市中居住的人。 耳:这里用作动词,意为“听到、了解”。 种药带云锄:意思是说带着锄头去种植药材。 未晚多先醉:意思是说没有到晚年就先喝醉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退居山中的感怀之作。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山居生活,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失望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帝城花锦地”描绘了京城繁华的景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村居即事》,其译文、注释和赏析如下: 译文: 外间的事情我从未听说过,深山之中仿佛隐居的君子。溪水明亮花影相随,微风细吹水面荡漾。蚕室寒气初起而闭,蜂房早已被分去一半。偶尔外出寻药时,踏破了整个村庄的云烟。 注释: 1. 外事少曾闻:指的是外界的事物很少听到或看到。 2. 深居似隐君:指在深山老林中居住,好像隐居的君子一样。 3. 溪明花照影:溪流清澈
连雨留宿陈药房吟所 溪水分流急,溪云带湿飞。 防饥童乞米,畏冷客添衣。 雨院棋声润,风窗烛影微。 终须待晴去,踏月夜深归。 注释: 1. 连雨留宿陈药房吟所:连续的雨水让诗人选择在药店里过夜,因为药店通常备有避雨的工具。 2. 溪水分流急,溪云带湿飞:描述溪水急速流动的景象和溪云因湿润而变得模糊。 3. 防饥童乞米,畏冷客添衣:形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们可能会向过路的人请求一些食物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春词》。 第一句“春诗敲未稳”,意思是春天的诗还没有写好,还不稳定。这里的“春诗”指的是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和描绘,他想把春天的美好景色用诗句表达出来,但是还没有达到满意的程度。 第二句“一醉傍琴眠”,意思是他在春天的夜晚喝醉了酒,靠在琴旁睡着了。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享受,他把春天的美好景色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让自己在春天的夜晚沉醉其中,忘却烦恼。 第三句“吟客相过日”
送林云岫归省 【注释】:西风吹客衣,指秋风萧瑟吹拂着旅人的衣衫;束担出王畿,指携带行囊离开京城。 【赏析】:这是写送别之情。首二句点明时间、地点。“西风吹客衣”,点时。“束担出王畿”,即出门告别。第三句直承第二句,表明送行者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切与期待。第四句是说,即使千里迢迢,也不足挂齿了。“几人犹未归”,“几人”即“何人”,意谓你究竟还有谁没有归来呢?“犹未归”说明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